内容介绍
目前,中国珠宝产业发展形势良好,国内市场持续繁荣。相关数据显示,近几年来,中国珠宝玉石首饰国内销售的年增长率达到了15%以上,2006年国内市场的珠宝销售额为1,600亿元人民币。珠宝玉石首饰产业出现了产销两旺的繁荣局面。而到了2007年,市场更加繁荣,根据商务部对重点流通企业监测的数据显示,2007年1至5月的金银珠宝消费,比去年同期累计增长34.6%,是28大类监测商品中增长速度最快的商品。另外,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数据显示,2007年8月份全国金银珠宝消费猛增53%。
市场的繁荣带来了珠宝首饰加工厂和销售企业利润的提升,从2007年的销售情况来看,2007年利润增长将快于2006年。据统计,2006年的珠宝首饰加工厂和销售企业的利润增长达20%以上,这是整个行业企业的利润增长速度首次快于销售额的增长速度。2006年首饰加工厂的加工费普遍提高,工人的工资和福利得到了提高,厂家的利润也有显著增长。可以看出,中国珠宝产业发展进入了一种良性循环,这正是产业升级的一个明显信号。中国的珠宝企业正逐渐摆脱不加班就没有利润的被动局面。不再仅仅凭借低廉的劳动力赚取一点点的辛苦钱,而是着力于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凸显工艺、技术和设计的价值。这种良性的循环,也使得珠宝市场上曾经非常盛行的价格战得到了一定的遏制。因为企业间竞争的不再仅仅是价格,更多的是工艺、技术和设计水平以及企业的服务质量。可以确信的是,中国的珠宝产业正在逐步从劳动密集型的中国制造向知识密集型、资金密集型的中国创造跨越。
中国消费市场潜力巨大,吸引了众多国际珠宝巨头抢滩,2007年国际珠宝品牌纷纷抢滩中国市场。全球最大的钻石经销商戴比尔斯、有150多年历史的法国着名珠宝钟表巨头卡地亚、大溪地珍珠国际宣传协会以及香港知名珠宝首饰品牌周大福、谢瑞麟等国际珠宝巨头,纷纷先后进入中国内地市场。截至目前,大约有10家左右的国际品牌进入中国珠宝市场。2007年4月,法国著名珠宝品牌FRED和中国台湾顶级翡翠品牌富御珠宝,前后脚落户北京时尚新空间新光天地,而由著名建筑师PeterMarino设计的香奈儿高级珠宝店也在上海恒隆广场开幕,此外在中国颇受欢迎的奢侈品牌万宝龙,也首次推出了高级珠宝系列。至于那些早几年便慧眼独具抢滩中国市场的老牌高级珠宝,今年也是节目多多。比如卡地亚继2005年在北京举办中国首次高级珠宝晚宴后,又于今年年初在上海举办了一场超级珠宝盛宴,展出了总价高达两亿五千万人民币的珠宝珍品。而另一顶级珠宝品牌梵克雅宝,年底也将在中国举行盛大的展示活动。
可以看到,中国珠宝玉石首饰业正面临巨大的机遇和挑战。中国在不知不觉地成为世界上最庞大的珠宝消费市场之一。珠宝零售环节的竞争会越来越激烈。未来,中国将会出现一些拥有1,000多家珠宝店的大型零售企业。人们有理由相信,能够生产出世界一流珠宝产品的中国珠宝业,也一定能够在这个巨大市场中培育出世界一流的珠宝品牌。大胆推测,中国的珠宝销售额在10年内将达到3,000多亿元的规模,出口金额超过300亿美元。一大批优秀的企业成长起来,中国的珠宝品牌将被国际市场接受。
本调研报告主要依据国家统计局、国家商务部、国家海关总署、中国黄金协会、中国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全国商业信息中心、中国黄金协会、上海黄金交易所、世界黄金协会、国际铂金协会、中国行业调研网、全国及海外相关报刊杂志的基础信息以及各省市相关统计单位与行业协会等公布和提供的大量资料,对我国珠宝首饰行业的发展状况、国内及进出口市场、子产业和重点市场、消费变化、营销状况、珠宝首饰企业的战略选择以及珠宝首饰市场发展趋势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预测,最后在前面大量分析、预测的基础上,提出了未来珠宝首饰业应采取的发展战略,为珠宝首饰原料供应、生产加工和市场经营企业或单位及计划投资于珠宝首饰行业的企业、单位和个人等准确了解目前国内外珠宝首饰市场发展动态,把握珠宝首饰行业消费现状与趋势,正确制定企业竞争战略和投资策略提供决策依据。
报告目录
第一部分 行业及市场分析
第一章 我国珠宝首饰行业发展现状 1
第一节 珠宝首饰的分类和商品属性 1
一、珠宝首饰的分类 1
二、珠宝的商品属性 3
第二节 我国珠宝首饰业宏观环境 6
一、2006年我国国民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 6
二、2007年上半年我国国民经济运行情况 21
三、2007年十七大报告提出的2020年人均GDP目标 24
第三节 我国珠宝首饰行业发展现状 26
一、我国珠宝首饰业发展迅猛 26
二、我国珠宝玉石行业蓬勃发展的优势 28
三、我国珠宝玉石首饰行业教育培训、技术研究现状 30
四、我国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发展瓶颈 34
第四节 我国珠宝首饰生产加工业现状 34
一、我国珠宝加工业发展概况 35
二、我国珠宝加工企业分布状况 35
三、我国珠宝设计现状 36
四、三大问题制约我国珠宝加工业发展 37
第五节 我国珠宝首饰行业存在的问题 38
一、未有强势品牌 38
二、劳动生产率低 39
三、机器设备陈旧,设计理念落后 39
四、管理显得滞后 40
五、员工素质有待提高 40
六、珠宝业标准缺失暴利遍布急需立法 40
第二章 珠宝首饰行业不同市场概况 44
第一节 珠宝消费者市场分析 44
第二节 我国珠宝中间商市场 45
一、批发商 45
二、零售商 46
第三节 珠宝生产者市场分析 48
一、从交易规模和交易方式来看 48
二、从购买行为来看 49
三、从购买目的来看 49
四、从交易行为主体来看 49
五、从决策类型和决策过程来看 50
第四节 珠宝服务市场 50
一、珠宝设备供给市场 50
二、珠宝加工、镶嵌市场 50
三、首饰陈设、包装服务市场 51
第三章 2006-2007年中国珠宝首饰市场发展情况分析 52
第一节 中国珠宝市场概况 52
一、中国珠宝市场的发育 52
二、中国珠宝市场的发展模式及转型 53
三、中国珠宝市场的发展方向 55
第二节 珠宝首饰市场现状分析 56
一、中国珠宝首饰市场状况 56
二、市场供需居世界前列 62
三、产品多样化格局已经形成 62
四、个人拥有珠宝首饰数量少,发展潜力大 63
五、政策逐步放开,市场化走向成熟 64
第三节 2006-2007年珠宝首饰市场发展情况分析 65
一、2006年珠宝首饰市场的运行分析 65
二、2007年全国金银珠宝消费增长情况 68
三、2007年珠宝首饰市场受关注度情况调查 69
四、2007年珠宝首饰行业热门产品和材质分析 75
五、2007年国内珠宝零售行业备受投资者关注 81
第四节 中国珠宝加工市场的发展特点 82
一、地区发展不平衡 82
二、加工类型分工越来越细 83
三、民营化为主体 83
四、产品的更新换代在加快 83
五、注重培养和引进珠宝首饰设计人材 84
第四章 2005-2007年珠宝玉石首饰进出口市场分析 85
第一节 2005-2007年珠宝玉石首饰出口情况分析 85
一、2005年中国珠宝玉石首饰出口情况分析 85
二、2006年中国珠宝玉石首饰出口情况分析 87
三、2006-2007年我国珠宝玉石首饰出口数据 88
四、2006-2007年广东珠宝首饰出口情况及特点 92
五、2007年山东珠宝首饰出口情况及特点 111
第二节 2005-2007年珠宝玉石首饰进口情况分析 113
一、进口及贸易法规 113
二、2005年中国珠宝玉石首饰进口情况分析 120
三、2006-2007年我国珠宝玉石首饰进口数据 120
第三节 中国香港珠宝首饰进出口情况 124
一、2007年回归十年香港与内地珠宝首饰业携手腾飞 124
二、香港仍是中国珠宝首饰出口最大市场 126
三、2007年香港珠宝出口情况 127
四、2005-2007年中国内地对香港珠宝进出口数据 127
第四节 2005-2007年珠宝玉石首饰分国别进出口数据 129
一、2005-2007年珠宝玉石首饰分国别进口数据 129
二、2005-2007年珠宝玉石首饰分国别出口数据 147
第二部分 细分行业分析
第五章 2006-2007年黄金行业发展情况分析 165
第一节 2006-2007年国际黄金市场分析 165
一、2006年国际黄金市场评述 165
二、2007年国际黄金市场走势及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166
三、2007年香港将建香港黄金库与业界携手创黄金时代 171
四、2007年俄罗斯黄金与外汇储备预测 172
五、2007世界金饰潮流在维琴察发布 172
六、2007年海外企业看好我国黄金产业 174
七、哈黄金储量丰富中哈合作前景好 174
八、世界黄金协会建议中国取消17%的金条销售增值税 179
第二节 2006-2007年我国黄金行业运行情况分析与预测 180
一、2006年黄金行业经济运行情况 180
二、2006年黄金行业主要运行特点 184
三、2007年上半年黄金工业运行评述 185
四、2007年上半年黄金行业利润增长情况 191
五、2007年及未来几年中国黄金工业发展预测 192
第三节 2006-2007年我国黄金行业政策颁布情况 192
一、2006年国家调整岩金矿资源税 192
二、2006年上海黄金交易所会员结构多元化改革 193
三、2007年中国黄金交易延长夜市交易时间 194
四、2007年上海黄金交易所手续费下调 196
五、2008年年底前我国将基本完成矿产资源整合工作 196
六、中国将实施六大措施加快黄金市场产品创新 197
七、中国黄金协会鼓励外商参与国有黄金企业改造 198
第四节 2006-2007年我国黄金生产和消费情况分析 201
一、我国黄金生产和消费快速增长 201
二、2006年我国黄金生产情况 202
三、2007年我国黄金生产情况 214
四、2007年产金量仍将居全球第四 222
五、滇黔桂交界“金三角”成为世界卡林型金矿矿产地 222
六、2007上半年安徽省黄金生产创历史新高 223
七、2007年云南黄金工业十一五发展规划出台 223
八、“十一五”期间我国黄金产量预测 225
第五节 2006-2007年我国黄金市场分析 225
一、中国黄金市场:从商品交易走向金融交易 225
二、2006年中国黄金市场回顾 227
三、2007年上半年黄金市场回顾与展望 228
第六节 2006-2007年我国黄金区域市场分析 231
一、深圳 231
二、烟台 232
三、重庆 233
四、新疆 233
五、湖北 235
第六章 2006-2007年钻石行业发展情况分析 236
第一节 世界钻石资源分布 236
一、钻石储量超过1亿克拉的国家 237
二、钻石储量超过1000万克拉的国家 242
三、钻石储量超过500万克拉的国家介绍 244
第二节 世界钻石市场体系 246
一、世界钻石交易市场 247
二、世界钻石加工中心 248
三、世界钻石消费市场 253
第三节 2006-2007年国际钻石市场分析 254
一、美国 254
二、印度 254
三、以色列 256
四、迪拜 256
五、印尼 257
六、加纳 257
第四节 我国钻石行业分析 257
一、钻石加工业发展现状 257
二、中国钻石首饰零售业的现状 261
三、2007年上半年中国内地钻石进出口总额同期增长情况 263
四、我国钻石行业前景 264
第五节 钻石政策环境分析 265
一、2006年我国出台新的钻石及上海钻交所税收政策 265
二、2006年钻石新政催化中国钻石业 266
三、税收新政见效山东口岸钻石进口大增 270
第六节 我国钻石市场的发展及展望 271
一、我国钻石市场的发展状况 271
二、戴比尔斯钻石推f-中心开展的活动对国内钻石市场发展的主要影响 272
三、我国钻石市场未来发展展望 275
第七节 2006-2007年我国钻石市场分析 276
一、中国目前已成为世界第五大钻石消费市场 277
二、国际钻石界看好中国市场 280
三、国际钻石看货商的中国本土化运作 281
四、2006年上海钻石交易所交易量大增 283
五、2007年上半年我国钻饰消费市场进口及需求情况分析 283
六、钻石消费从店铺向网络转移 285
第八节 2006-2007年我国钻石分产品进出口数据 288
一、2006-2007年我国钻石分产品进口数据 288
二、2006-2007年我国钻石分产品出口数据 297
第七章 2006-2007年珍珠行业发展情况分析 305
第一节 珍珠的贸易及市场 305
一、珍珠的来源及分类 305
二、国际珍珠贸易及市场 307
第二节 我国珍珠行业分析 316
一、中国珍珠业分析 316
二、中国淡水珍珠产地重心转移 319
三、中国珍珠产业大问题 319
四、我国珍珠首饰行业发展策略 323
五、2007年中国淡水珍珠标准样品研制工作进展顺利 327
第三节 我国珍珠市场分析 327
一、我国淡水珍珠市场现状和发展趋势 328
二、2007年夏上海珍珠市场调查 332
第四节 2006-2007年我国珍珠分产品进出口数据 334
一、2006-2007年我国珍珠分产品进口数据 334
二、2006-2007年我国珍珠分产品出口数据 342
第五节 珍珠主要产区分析 351
一、雷州 351
二、诸暨 352
三、常德 354
第六节 浙江珍珠产业化发展的深思 355
一、发展珍珠产业的基础 355
二、存在的问题 355
三、发展珍珠产业化的新途径 356
第七节 中国海水珍珠发展的思考 359
一、世界海水珍珠基本现状 359
二、我国海水珍珠的基本状况 360
三、我国海水珍珠与淡水珍珠之比较 360
四、我国珍珠产业链分析与发展建议 360
五、我国海水珍珠产业发展的思考 360
第八章 2006-2007年翡翠行业发展情况分析 362
第一节 翡翠的贸易与市场 362
一、翡翠的产地及来源 363
二、翡翠的交易及市场 363
第二节 我国翡翠行业分析 368
一、我国翡翠加工流程 368
二、2006年我国翡翠行业发展情况分析 372
三、2007年翡翠市场定价将有参照 374
四、翡翠行业发展趋势 374
第三节 我国翡翠市场分析 376
一、2006年我国翡翠市场分析 376
二、翡翠市场交易将趋于透明 377
三、翡翠市场发展对策 379
四、投资和消费内地翡翠市场正当时 382
第四节 2006-2007年我国翡翠分产品进出口数据 384
一、2006-2007年我国翡翠分产品进口数据 384
二、2006-2007年我国翡翠分产品出口数据 389
第九章 其他细分行业分析 394
第一节 白银行业 394
一、我国白银工业发展现状 394
二、我国已成为世界白银生产和消费大国 396
三、2006年我国白银产量分析 396
四、2007年我国白银生产情况 406
五、国际市场成为重要发展空间 413
六、白银市场未来值得期待 416
第二节 铂金行业 422
一、2006年全球铂金市场回顾 422
二、2006年中国苏南地区黄铂金饰品发展情况 423
三、2007年上半年中国铂金首饰市场回顾 424
四、2012年全球铂金产量增长预测 427
第十章 2006-2007年主要区域市场发展情况分析 429
第一节 2006-2007年广东市场发展情况分析 429
一、广东珠宝加工业现状与特点 429
二、广东珠宝行业的竞争问题 429
三、2006年广东已成珠宝首饰业第一大省 430
四、广东珠宝业贴牌生产阻碍企业竞争力提高 430
五、2006年顺德珠宝业总产值情况 432
六、2006年花都珠宝产业发展迅猛 433
七、2007年番禺珠宝产业综合服务平台迈向国际化 433
第二节 2006-2007年深圳市场发展情况分析 434
一、2006年深圳珠宝行业加盟态势分析 435
二、2006年深圳口岸珠宝首饰出口稳步增长 441
三、2007年深圳南湾建国际珠宝产业园 442
四、2007年退税率下调无碍深圳珠宝业 443
五、2007年深圳市罗湖区水贝珠宝市场联合委员会组建 444
六、2007年深圳大力筹建珠宝综合服务平台 445
七、2007年深圳罗湖珠宝产业逐步向高端化发展 446
第三节 2006-2007年上海市场发展情况分析 447
一、2006年上海钻石黄金交易额增长情况分析 447
二、2007年上海金银珠宝零售额增长情况分析 448
三、2007上半年上海钯金销量增长情况分析 448
四、2007年上海珠宝业竞争格局 449
五、2007年上海欲建大规模珠宝批发平台 450
第四节 2006-2007年北京市场发展情况分析 451
一、2007年北京珠宝首饰销售增长情况分析 451
二、北京珠宝市场的竞争态势 452
三、北京市珠宝批发市场状况综述 453
四、北京珠宝新市场发展情况分析 454
第五节 2006-2007年其他地区珠宝市场发展概况 456
一、云南 456
二、浙江 457
三、甘肃 460
四、辽宁 462
五、湖南 463
六、杭州 464
七、南京 465
八、武汉 466
九、重庆 466
十、银川 467
十一、济南 468
十二、大连 470
十三、天津 471
十四、兰州 472
第三部分 营销策略分析
第十一章 珠宝首饰业消费者分析 475
第一节 我国消费品市场形势分析 475
一、2006年全国总人口与居民收入水平 475
二、2006年全国消费形势分析 477
三、2007年上半年消费形势分析及全年走势预测 483
四、中国奢侈品年消费上升幅度及未来发展预测 490
五、中国年轻女性奢侈品购买力大幅增加 492
第二节 珠宝消费者市场特点分析 492
一、从消费水平上来看 493
二、从顾客构成来看 493
三、从交易的规模和方式来看 494
四、从购买行为来看 494
五、从购买目的来看 494
六、从购买行为主体来看 494
第三节 《2007中国黄金珠宝行业消费大型调查结果》 495
一、消费者一年购买首饰的数量 495
二、消费者认同首饰的价位 495
三、首饰市场主要产品 496
四、黄金消费达历史新高 497
第四节 珠宝首饰消费心理特征分析 497
第五节 中国珠宝首饰消费的地理特征 499
一、珠宝消费能力 499
二、珠宝品牌认知度 500
三、珠宝品牌渗透率 500
四、最时尚的珠宝品牌 501
五、珠宝消费地理特征的启示 501
第六节 珠宝消费市场趋势 502
一、个性化趋势 502
二、高档化趋势 502
三、名牌化趋势 502
第十二章 珠宝首饰业的营销现状与策略 503
第一节 中国珠宝市场营销环境分析 503
一、人口环境 503
二、经济环境 504
三、社会文化环境 505
四、政治法律环境 506
第二节 珠宝首饰业销售渠道分析 507
一、珠宝零售及批发渠道 507
二、我国饰品业的主要销售形式及趋势 510
三、2007年珠宝业加盟与自营经营模式变化情况 512
第三节 我国珠宝首饰业中的营销手段分析 514
一、展销 514
二、价格促销 514
三、广告促销 515
四、加盟连锁 516
五、渠道营销 517
六、网络营销 519
七、品牌营销 521
八、关系营销 523
第四节 珠宝首饰的价值构成及价格策略 524
一、珠宝首饰的价值构成 524
二、价格及价格制定 527
第五节 珠宝首饰业的差异化营销与市场定位 530
一、珠宝的差异化营销 530
二、我国珠宝厂商的正确市场定位 534
第六节 中国饰品市场竞争策略 537
一、中国饰品市场的六个主要竞争策略 537
二、中国珠宝中小企业的竞争策略 541
第七节 提升中国珠宝首饰零售业核心竞争力的措施 543
一、核心竞争力的含义与特征 543
二、我国珠宝首饰行业营销方式存在的问题 544
三、提升中国珠宝首饰零售业核心竞争力的措施 545
第八节 珠宝首饰业的网络营销情况分析 549
一、网络时代给传统经济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549
二、珠宝首饰网络营销的模式与基本内容 550
三、珠宝首饰网络营销的现状与发展 552
四、中国珠宝首饰在线消费需求分析 553
五、珠宝首饰网络“DIY”营销模式 556
第十三章 珠宝专卖终端管理策略 559
第一节 珠宝专卖终端管理不同时期特点与应对策略 559
一、导入期的特点及应对策略 559
二、上升期的特点及应对策略 560
三、成长期的特点及应对策略 561
四、成熟期的特点及应对策略 562
第二节 珠宝专卖终端管理店址选择与陈列策略 562
一、店址选择 563
二、店头的照明与色彩 563
三、POP广告 566
四、商品陈列设计 566
第三节 珠宝专卖终端销售过程的礼貌和用语 568
第四节 珠宝专卖终端促销策略 571
第四部分 行业竞争分析
第十四章 行业竞争格局分析 577
第一节 我国珠宝业总体格局 577
一、我国珠宝业竞争形势分析 577
二、我国珠宝市场的新格局 579
三、2007年外资内资黄金珠宝企业竞争分析 580
第二节 2006-2007年外资进入中国市场情况分析 582
一、2006年国际珠宝业巨头加速在华圈地 583
二、2007年香港珠宝加速内地拓展力度 583
三、2007年国际珠宝品牌纷纷抢滩中国市场 585
四、2007年顶级珠宝品牌进军中国北方市场 586
五、2007年世界顶级珠宝品牌目光投向中国中西部城市 587
第十五章 行业主要企业分析 589
第一节 骏业珠宝 589
一、公司简介 589
二、戴梦得珠宝发展历程及策略 589
第二节 戴比尔斯 592
一、公司发展历史 592
二、公司发展策略分析 594
第三节 老凤祥 599
一、公司简介 599
二、公司发展策略分析 600
三、公司增强首饰设计软实力策略 602
第四节 周大福珠宝金行 605
一、公司发展大事记 605
二、公司发展历程 607
三、2007年周大福珠宝表示中长期发展战略仍将以内地为主 609
第五节 谢瑞麟珠宝金行(中国)公司 609
一、公司简介 609
二、谢瑞麟珠宝金行公司北京市场营销策略探讨 610
第六节 其他知名企业 612
一、香港周生生珠宝 612
二、香港周六福珠宝集团 612
三、香港名钻坊 613
四、广东潮宏基 613
五、浙江日月首饰集团有限公司 616
六、北京菜百 617
七、上海老庙黄金有限公司 618
八、深圳市福麒珠宝首饰有限公司 618
第五部分 行业发展趋势与对策
第十六章 行业未来发展趋势与对策 619
第一节 行业发展趋势 619
一、2007全球饰品流行趋势分析 619
二、中国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发展趋势 622
三、10年内中国珠宝市场收藏将占市场销量份额预测 624
四、我国饰品市场的困境与机遇 624
五、珠宝产业逐步向高端化发展 628
第二节 珠宝首饰行业品牌发展策略 630
一、珠宝品牌建设急需借鉴传统文化 630
二、珠宝企业应以“文化品牌”策略对外扩张 632
三、珠宝企业如何树立品牌才是长久之计 633
四、中国珠宝企业应加强研发从贴牌走向自主设计 635
五、珠宝业:从渠道为王向品牌之争的过渡 636
六、三线珠宝企业品牌升级的路径 640
第三节 黄金行业发展循环经济策略 644
一、发展循环经济的思考 644
二、发展循环经济的建议 645
三、发展循环经济的有效途径 645
第四节 珍珠珠宝首饰企业发展之道 646
一、提高原珠质量 647
二、增强设计水平 647
三、重视珍珠推广 648
四、树立强势品牌 649
五、解读珍珠文化 649
第五节 珠宝行业信息化解决方案 650
一、珠宝饰品行业管理现状 650
二、管理总体需求 651
三、管理预期目标 653
联系人: 李惠
??电话 :0755-81255060
??Q Q : 1009346785
??MSN:chinairw@126.com
?公司网址:http://www.china-baogao.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