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论坛 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论坛 - 详情
创业之前穷困潦倒被穷逼出来的企业家 发表时间:2008-07-01 08:28 浏览数量:2730

“我当初创业的目的就是为了盖房子、娶妻生子,让人瞧得起。现在公司发展到如此规模,我自己都没有想到。”宋德银回味自己的过去时感触颇多。尽管他拥有的北京银桥电机修理厂已经成了铁路机车车辆配件行业中首屈一指的民营企业,但他穿着的朴素、言语的诚恳还保留着原来的本色。

  创业之前穷困潦倒的生活,他说是一生也无法忘却的回忆。

  宋德银家在农村,上世纪60年代,家里每年都欠生产队的粮和钱。为了减轻家里的经济困难,在家里排行老五的宋德银初中毕业后决定放弃读高中,他当时的班主任薛老师为此三次家访,并替他交了3年的高中学费。“我一辈子都忘不了薛老师。”宋德银谈到这里的时候,眼睛有点潮湿。

从一个修理匠变成一个拥有两亿多元资产的企业家,宋德银说,自己是一步一步“爬”过来的。

  初创业的时候,宋德银骑着一辆自行车,白天上门服务,把坏了的电机拉回修理部,晚上加班修好,第二天一早就给用户送去。“是坚忍不拔、不认输才使我走到了现在。”宋德银这样总结自己的成功。“‘银桥’从没有错过任何机会。”宋德银说,“我不希望一夜暴富,但是希望企业能平稳地发展。”

  在企业发展的几个关键阶段,宋德银及时调整思路,加大科技投入,利用北京地区大专院校的优势,不断开发高科技产品。“现在在公司里,我只掌管财务、人事和审计三个部门。”宋德银认为,一个公司能够良性和高效地运作靠的是制度和机制,只有敢“放”,才能“收”得住。

 宋德银说:“制度规定给谁的职责理应由谁完成,至于完成的方式我不管,我要的是结果。”他的几个兄弟姊妹都在公司任职,对于他们,“工作是工作,亲情是亲情,我的企业不存在家族企业的弊端”。“想得开就是幸福,想不开就是受罪”,宋德银的座右铭也透露了他追求超脱的管理境界。

  事业的成功使宋德银过上了幸福生活。过去他是为了解决自己的生存问题,现在,他开始考虑起别人的生存问题。每年,宋德银都要走访慰问公司里最贫困的员工,这样能激励他要想尽办法,让企业有更好地发展,让员工也能过上幸福的日子。对于社会上的公益事业,他也尽力支持。

  随着事业的做大,宋德银的“慈善事业”也随之扩大。他期望能在有生之年,把这种慈善行为继续做下去。

Copyright© 2025 创业加盟网all Rights Reseved. http://www.cyren.cn/靠谱的创业加盟网站,助各位正在投资创业的朋友实现创业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