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论坛 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论坛 - 详情
怎么使农民尽快走上致富之路? 发表时间:2007-11-11 14:38 浏览数量:4579

在整个国家迈向现代化的过程中,最大的问题仍是“三农”问题,如何使农民这个最大的群体走向尽快致富不仅仅是农村问题,而且是整个国民经济持续、快速、稳定增长的问题。只有有了农村的发展和农民的富裕,中国实现全面小康、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才有真正的可能。

  随着党中央和国务院一系列“多予、少取、放活”方针政策的出台和贯彻落实,目前已经收到了一定成效。由于取消农业特产税和降低农业税税率,发放种粮补贴,再加上粮食增产、粮价上扬,2004年上半年全国农民人均现金收入达1345元,增幅为16.1%,扣除价格因素后实际增长10.9%,同比加快8.4个百分点,超过城镇居民收入增幅2.2个百分点,是1997年以来增收形势最好的一年。

  但是,由于对农村长期信贷投入不足,农户贷款难、农村资金外流等问题相当严重,极大地影响了农村社会的全面发展。农业基础设施年久失修、功能老化;农村基础设施严重短缺,道路交通、供电供水、教育文化、医疗卫生、邮电通讯、金融服务等条件远远低于城市水平,农民生产生活水平依然低下。

  农村金融是保证农业发展的重要条件,也是推动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条件。对于改善农村、农民的生产和生活状况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我国目前情况下,应建立以政策性金融机构和合作金融机构为主、商业银行为辅的信贷支持体系,积极推动农业保险制度的建立。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认识“三农”问题,进一步加大对农业生产的金融支持。

  一是加快农信改革步伐,发挥其对农业生产的主要支持作用。农信社具有点多、面广和贴近农民的先天优势,特别是随着国有商业银行县(市)以下机构网点的逐步收缩,农信社在支持农业生产发展中,必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为加大农信社对“三农”支持的力度,国家已经开始了对农信社的改革试点工作,出台优惠政策、措施扶持农信社发展。

  二是应逐步扩大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的业务范围,拓宽其融资渠道。由于农业生产周期长、风险大,不少国家和地区主要通过政策性金融机构为农业生产提供金融支持。我国应逐步扩大农业政策性金融业务范围,进一步拓宽支农领域,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在资金来源方面,应逐步拓宽其融资渠道,实现资金来源的多元化。

  三是商业性金融机构应选准切入点,逐步加大对农贷的投放力度。商业银行应按照城乡统筹发展的要求,在防范风险的前提下,重点支持农村经济组织、龙头企业和农业产业化经营等新型发展模式,逐步提高涉农贷款的总量和占比。

  四是积极推动我国农业生产保险制度的建立。农业生产周期长,在大自然条件下进行,农民不仅需要承担市场风险,还得承担自然风险。目前世界发达国家越来越重视因自然灾害带来的损失和影响,纷纷建立农业灾害保险制度。我国也应尽快建立农业生产保险制度,使农民在遇到风险时,仍能安然度日,并使生产得以迅速恢复。

  五是深化邮政金融改革,使其与农村金融改革相配套。在资金使用方面,邮政金融不宜采取直接发放贷款方式,而应将资金批发给金融机构。使邮政金融改革与农村金融改革相配套,将一定比例的邮政储蓄存款交存给农村信用社,以弥补农村信用社的资金不足,更好地保证对农业生产的支持。

这是转载的,希望对大家有用!

:)

:)

:)

现在农村也不比以前了,农村也要高科技了,所以科技致富、发展才是硬道理!:D

Copyright© 2025 创业加盟网all Rights Reseved. http://www.cyren.cn/靠谱的创业加盟网站,助各位正在投资创业的朋友实现创业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