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论坛 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论坛 - 详情
一烧成名,竹子商人亏本烧竹终成大器 发表时间:2008-07-26 09:02 浏览数量:1920

白露过后,就到了砍竹子的季节,朱卫国就开始忙活着漫山遍野收竹子了。从小在竹林里长大的朱卫国目前是他们镇上最大的竹制品生产商,每年要收800多万斤竹子。

朱卫国:“一般来说,小的我不收购的,我就收购大的。”

村民朱本龙:“他买的很多的,他要买的竹子要好一点的,很差的不能用。这个地方要平整,不能有高低,有高低的就不行。

农民砍竹子一般都是从白露到来年的清明之前砍伐,往往长个三五年就卖了。朱卫国只收八年以上的竹子,所以只能以比普通竹子高的价格才能收到,还要满山去找。为了保证竹子的循环生长,农民砍竹子是有讲究的。

村民朱本龙:“这个毛竹是有大小年的,大年不能砍,小年可以砍,大年要出笋的。”

朱卫国专收八年的竹子用来干什么呢?让我们到他的车间看一看。经过二十几道工序就加工成了这样的产品,一年能给朱卫国带来300多万元的收入。因为竹子的生长时间不同,加工时染色的效果也不同。在3年前朱卫国就是因为用了生长年龄不同的竹子吃了大亏。

2005年初,朱卫国出口德国的30万元的着色竹窗帘被退回来了,原因是着色不均。退回来的货是这个订单中的第一批,这个订单也随即作废了。

朱卫国:“这个客户是德国的,这笔单子比较大,将近有200万人民币吧。”

这是朱卫国加工着色竹窗帘后接的第一个大订单,在这个订单之前,朱卫国做过几个着色竹窗帘的小订单,产品也都有类似的问题。

职工俞静洲:“小的定单是接到过几个,但是没有出现这种情况,退回来的情况是一次都没有的。”

朱卫国:“这个颜色就是,有的地方就是黄的,有的白的,他是不均匀的,整个是不协调。前面有几批货过去的时候,也打了折了。”

前几次的竹窗帘打折变卖后,朱卫国和工人们反复调整颜料配比,但没有解决问题。这次他们抱着侥幸心里也想折价处理,但客户没有同意,直接中止了合同。

出口贸易商李发兵:“根据我们做竹制品的经验,包括每个厂家,包括每个客户,都有可能货物退回,针对外贸出口产品。”

这个订单是前一年的广交会上,朱卫国带着在安吉做的着色窗帘的样品接到的,没想到就这样泡了汤,至少半年的利润没了,朱卫国损失惨重。为了让厂里每个人都能记住这个教训,朱卫国决定把退回的货烧掉。

职工俞静洲:“当时的时候,这个菜地都没有种,货从这边堆到这边,然后火焰烧得很高的,烧了有七八个小时吧。”

朱卫国:“烧得很痛快,应该这么烧。如果下次还发生这样,我还是要烧。”

妻子朱小琴:“我反对的,把这个东西卖掉也是有一点钱的吗,他就要坚决烧掉。”

Copyright© 2025 创业加盟网all Rights Reseved. http://www.cyren.cn/靠谱的创业加盟网站,助各位正在投资创业的朋友实现创业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