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年前,招远市一位农民发明了一项国家专利产品。然而,这项实用性很强的专利技术却藏在深山人未识,令人惋惜。
这位农民叫吴建团,招远市齐山镇大吴家人,今年46岁。他虽然没念过多少书,但却好琢磨。
前些年,吴建团到饭店吃饭时,看到饭店里的一次性筷子,每天都要用很多,觉得可惜。后来,翻阅资料得知,全国每年使用的一次性木、竹筷子约450亿双,耗费木材450万方,需砍伐树木2500万棵。喜欢动脑筋的他,经过反复研究、论证,发明了“一次性筷子套”。
这种“一次性筷子套”在使用时,将密封塑料袋内的一双一次性筷子套,分别套装在每根标准套装筷子上即可。用餐后可将其退下集中回收消毒后,再作为下一次加工制作的原材料。不仅节省资源,还可以减少疾病传播。2002年2月,这项技术申请了国家专利。
然而,专利却无法转化成生产力,产生更大的社会效益。对此,吴建团非常苦恼。他告诉记者,由于受到资金等因素的影响,至今没有企业愿意生产这种产品并将其投放市场。目前这项国家专利仍旧锁在家中的抽屉里,没有用武之地。
上一篇:香港十大最具影响力华人富豪排行榜
下一篇:不要以成本定售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