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对慈溪市附海镇北部沿海的居民来说,海堤旁那一座座矗立起来的十多台巨大风车,让以前时不时到来的“停电通知”成为过去时。8月上旬,这个浙江最大的风力发电场正式并网发电,风车数量会在9月底增加到33台。一时间,投资该项目的慈溪长江风力发电有限公司成了媒体关注的焦点。
“风电行业前景确实是越来越好了。”在风电行业打拼多年的该公司副总经理马晓国完整地感受到这个行业崛起的过程,并清晰地看到了这个行业的未来。
对大部分想进入新能源行业的投资商来说,新成立的国家能源局张国宝局长的一席话具有更直接的指导意义——必须要优先发展核电,另外,风电、可再生能源以及水电也都是我国能源的新出路。
一个被直接传递出来的信号是:新能源行业将长期受益于国家政策的支持,前景一片光明。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
几乎所有的“风投”全都盯牢“新能源”
7月份在西湖边召开的中国创业投资暨私募股权中期投资论坛上,几乎每个风投发言时必会提到的新能源印证了这股投资风潮,创业投资与私募股权研究、顾问及投资机构清科集团创始人倪正东作的《2008年第二季度中国企业上市研究报告》的演讲中,也作了如下判断:
“国际油价的高涨和环保要求的提高使得新能源领域的投资价值凸显,近两年来兴起的投资中国新能源企业的热潮在2008年将热度不减。”
这个行业,在有越来越多的人相信美国著名石油地质学家哈伯特提出的石油峰值论(该理论认为全球石油产量将在2020年之前出现绝对下降)的今天,渐渐显示出了一如大家期待的潜力和能量。
可是,到底什么是新能源呢?它在百度里的定义是这样的——“新能源”又称非常规能源。是指传统能源之外的各种能源形式。指刚开始开发利用或正在积极研究、有待推广的能源,如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海洋能、生物质能和核聚变能等。
有报告显示,全球有9%的能源投资是在中国,而截至2006年,中国大约16%的电力来源于可再生资源。到2020年,我国将以可再生能源的占比提高至23%为目标。毫无疑问,仅仅从电力来说,16%-23%的增长空间就已经提供了一个巨大到惊人的新能源市场。
另一方面,在错过了第一波太阳能的最佳投资机会之后,众多的风投和创投们开始无孔不入地在新能源的各个领域寻找又一个“无锡尚德”。
有消息称,2007年陆续投入太阳能行业的资金共100多亿元,从硅片、硅电池到太阳能的整个系统,以及太阳能的相关产品。对新能源的热情同样洋溢在国际投行的高管们身上,据悉,高盛如今在清洁能源行业的投入已达10亿美元,从风力发电企业到乙醇生产企业;摩根大通公司也已投资了17个风力发电厂,正在进军太阳能和地热发电厂;“股神”巴菲特经营的哈萨威公司投资了3.85亿美元用于风力发电厂的建设。
新能源,它一再地被证明,这是一个能吸金和创造财富奇迹的行业。
勾起无数“风投”新能源投资欲望的
无锡尚德靠鸟巢订单跨上“高速列车”
有新能源行业内人士分析:风投在近两年对新能源领域的热切关注,很大程度上受一个企业成功的影响——无锡尚德。
2006年,“北京奥运会的标志性工程——‘鸟巢’将采用太阳能电力这一绿色能源”,这消息一放出后,国内外众多太阳能光伏发电供应商就开始了激烈的角逐,最后的胜出者无锡尚德凭借着单晶硅这似乎不起眼的名字,把太阳能技术应用到了提倡“绿色奥运”、“科技奥运”的北京。为“鸟巢”提供太阳能光伏发电的设计与施工。
这家创建于2001年、2002年还处于亏损状态的企业,在2003年实现盈利之后的发展,就如滔滔江水一发而不可收拾,仅仅2004年,业绩就翻了20倍,并于2006年初直接登陆纽约证券交易所,成为全球太阳能光伏行业市值最高的公司,创始人施正荣也一跃成为中国内地首富。“自尚德(SUNTECH)创立以来,我们每年以百分之一百的速度增长,但是我们仍无法跟上需求。我们还必须更快地成长。”施正荣说。
这施正荣也无法跟上的“需求”掀开了国内太阳能光伏产业的资本热潮,江西赛维、天威英利、中电光伏纷纷融资上市。
而这时,施正荣已经被《时代》杂志评选为45位“世界英雄”之一,英国《卫报》也将其列为拯救地球的50人之一,并相信无锡尚德将成为10年后中国的BP(BP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公司之一)。通用电气负责环境领域的副总经理罗琳·波尔森更是直指其为“10年后超过比尔·盖茨的全球巨富”。
有人对施正荣在太阳能领域的地位作了如下比较:“如果中国的互联网一个绕不过去的名字是马云,那么在中国的新能源里,这个绕不过去的名字就是施正荣。”
而在施正荣毫不客气地预测在下一个十年的末期,太阳能将战胜石油和煤(成为主流能源)的同时,他在2006年就布局的“奥运工程”也到了收获的时节。
为了与鸟巢的整体建筑风格相一致,无锡尚德通过开发异形组件完成了目标,据了解,尚德在鸟巢的工程于2008年3月安装完成后,于5月完成了全场试运行,总装机容量为130千瓦的设备对奥运场馆电力供应将起到良好的补充作用,主要为“鸟巢”提供照明、电脑等设备的供电。
除了为鸟巢引进一米阳光外,施正荣导演的另一个奥运工程也备受瞩目——为奥运火炬上珠峰供电。在奥运火炬登顶活动中,尚德提供了包括10千瓦的太阳能发电系统和太阳能便携式发电系统,这些设备为营地50多个帐篷提供了照明用电,并为登山队员攀登珠峰时所携带的步话机充电。
这个第一条10兆瓦太阳电池生产线正式投产的产能就相当于此前四年全国太阳电池产量的总和,一举将我国与国际光伏产业的差距缩短了15年的企业,仍在不断地加速。
就在浙江的海宁
已经有数百家企业做起了太阳能生意
太阳能发电价降到与火力电价持平,1度电1元钱左右的时候,光伏产业才能迎来更大规模的应用。施正荣的这个愿望实现的那一天,他很可能成为罗琳·波尔森所预言的世界首富。
在光伏太阳以高科技高回报成为风投焦点的时候,太阳能对大众生活的改变却随着另外一种家庭作坊也可以实现的产品而悄然普及——太阳能热水器。许建明正是这个改变的带动者和受益者之一。
“海宁在全国太阳能热水器这个市场,估计有10%-15%的市场占有率。业内公认海宁是中国的太阳能热水器生产加工基地。”在7年前做了进军太阳能这个艰难决定的浙江海宁四季旺太阳能工业有限公司总经理许建明现在已经尝到了这个绿色能源行业的甜头,“国家这么重视,很多环节不收税还政策支持,企业的发展几乎每年翻一番。”
“头三年我是做配件的,每年规模要翻一番多,那时候小,翻起来快;后三年我开始做整机,规模化经营。”说起三年前的事,许建明感慨良多,当年进口上百万的机器,做出的产品看上去和别人家庭作坊七八万元的设备做出来的差不多,“做生意是要看长远的,消费者的眼睛是雪亮的。表面的光鲜最终还是掩盖不了设备差距所带来的质量差距。”现在当清华阳光等大型企业和许建明签订委托加工大合同的时候,许建明说当初的嘲笑者都在各自吞着短视的苦水。
目前,许建明的厂有20亩的土地,6000多平方米的厂房,年生产能力12万台成品热水器,许建明准备继续在这个被他自己称作“前景光明”的行业里大展拳脚。
像许建明一样,海宁有数百家太阳能及太阳能相关企业,在这个中小企业的冬天,因为有了“太阳”的照耀,这里似乎是一个温暖的“世外桃源”。
上一篇:带阅读灯的书夹
下一篇:具有纪念意义的北京奥运会时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