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体故事如下:
战国时代,有几批人,相互混斗
最后,这几批人都一起来到了一个荒无人烟的地方
因为长时间的混战,使得他们都很口渴
刚好在这个时候,走在最前面的秦国人看见了一桶水
现在的整体局势是这样的:
秦国人最强,但也不能吃掉六国的总合
其他六国虽然小,但合起来对付秦国也可以
另外六国,则势均力敌,单打独斗,谁也杀不了谁
由于秦国的人马最强,又是走在最前面,所以,是第一批看见这桶水
因此,他们就最先开始喝那桶水
秦国方面的几个人喝完水后,发现还有大半桶水(大约四分之三)多余
你们说,现在对秦国来说,最好处理这多余的半桶水的办法是什么?----前提:他们装也装满了,不能再带走,也不能再喝了,而其他六国的那些人就要来了
有人可能会说倒掉那剩余的水,但正确的答案却是:
秦国的战士们喝完后,刚想倒掉水,却被将军叫住了
将军对战士们说:“把那水留着些”
战士们很奇怪,说:“我们只要把水倒掉,他们就全活不成了”
将军说:“如果把水倒掉,他们六国就会团结起来继续寻找新的水源”
“而更可怕的是,通过一起找水源,他们会很有感情,日后会更加团结,那么,我们要一一消灭他们就难了”
然后,将军又看了看多余的水后,说:“现在还有多少水?”
战士们说:“还有四分之三呢,足够他们六国的人一起喝的”
将军于是说:“我们这边的人数,相当于他们六国的总人数,那么,我们喝四分之一,他们加起来大约也就喝四分之一,那么,还有四分之二,也就半桶的水会多余”
“如果他们一看见水很充足,就不会拼命抢水喝了”
“你们把四分之三的水再倒掉四分之三点五,但务必留大约四分之0.5的水给他们”
于是,战士们把大部分水都倒掉了,只留下四分之0.5的水在那里
六国的人来了后,一看见水,都跑了过去
等到发现水不多了时,就快快地抢了起来
结果,六国的战士就相互残杀
偶尔有逃命的回到本国后,就开始告诉自己国家的人民,那另外的五国是如何的卑鄙,居然抢水还杀人
从此,六国就不团结了
到最后,秦始皇就统一全中国了
盟主的总结如下:
敌人是消灭不光的,所以,只能去分化
减少敌人的二条途径:
(1)把敌人变成朋友
(2)把都是敌人的二人搞成仇人
在商业竞争中,如果你是大户,而后面又有一大堆小户头盯着你的话,那么,对你来说,最好的办法,是通过留一点点小市场给他们,让他们相互去恶性竞争,损耗他们对付你的精力
这就是“半桶水原理”的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