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论坛 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论坛 - 详情
清华教授建议个税起征点提高至5000元 发表时间:2008-09-08 08:58 浏览数量:1606

国家税务总局近日发布了上半年税收数据,其中个人所得税完成2135亿元,同比增长27.3%,比上半年国民生产总值(GDP)10.4%的增速快一倍多。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3月1日个税起征点从每月1600元调至2000元,在这种情况下个税收入仍然飙升,“上调个税起征点”的呼声也由此再起。

“个税收入不降反升的因素有很多。”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财政系教授安体富解释说,税收部门加强监管是个税飙升的一个重要原因,而年收入12万元以上自行申报也使得百姓的纳税意识明显提高。另外,统计口径的不同也使得税收增速始终快于GDP。“上半年个税收入涨了这么多,说明上次调的400元还不到位。”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魏杰表示。魏杰认为,个税增长快于GDP和居民收入增速是不合理的。“税收应该是调节贫富差距的手段,现在却让很多穷人缴了税。”

事实上,起征点调高后个税收入不降反升,并不是第一次发生。2006年个税起征点由800元首度调到1600元,当年个税增长了17.1%。国税总局当时将原因归结为居民收入的快速增长和税务机关的加强征管。

个税起征点究竟应该调整到多少?魏杰表示“应调到5000元”。他认为,只有这样才会使居民收入大幅度增长。“个税起征点调到5000元,国家财政收入并不会少多少。”“2000元的起征点确实太低。”安体富也表示:“今年物价上涨已使上次个税调整起征点显得滞后。”其实,今年以来再调个税起征点的呼声时常出现,提出的建议从2500元到5000元都有。国家税务总局原副局长许善达也曾表示:“个税起征点还有上调空间。”

“虽然现在还不太可能做到,但是应该积极研究个税起征点挂钩CPI的机制。”安体富表示,只有建立起相应的机制,起征点的调整才不至于陷入“始终慢一拍”的尴尬。魏杰则更强调“避免起征点一刀切”的重要性。他表示,对于京沪等大城市来说,考虑到房价等因素,5000元只能维持基本的生活水平。因此制订起征点时,理应尊重各地区生活成本的差异。

全国人大常委建议尽快提高个税起征点

应尽快提高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考虑减免中小企业、个体工商户的税费负担,尤其是劳动密集型小企业的税费负担。

■吴启迪委员:

应该把由地方管理的事务连同责任和财力一并给地方。

■白克明委员:

应对地方财政和中央财政的收入比例做一些调整,给地方多留一些,少收一些,可以采取藏富于民的思路。

这个看似极为普通的女人却一点也不普通,她手里掌管着一万富豪的钱袋子…

“应适当考虑给中小企业和普通劳动者减税让利、加大公共服务支出和一般性转移支付。”昨天上午,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分组审议中央决算报告、2007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关于2007年中央决算的审查报告、国务院关于今年以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郑功成、白克明等在会上这样提出。

应该尽快提高个税起征点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保障学院副院长郑功成委员说,应当适时考虑减税让利,以便更多惠及普通劳动者,帮助中小企业、劳动密集型企业、个体工商户渡过困难期。一是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应该尽快进一步提高。现在的起征点仍然偏低,大量中等收入阶层成为个人所得税的主要来源,这个结构影响到社会收入分配格局的公平。二是要考虑减免中小企业、个体工商户的税费负担,尤其是劳动密集型小企业的税费负担。

不过,对于《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提出的 “个税起征点改为多少合适”,他并未做出直接的回应。

郑功成结合自己最近在广东、浙江调研的经历强调,如果不能从税收政策上支持这些微利企业,对整个国家的就业将会产生很大影响。因此,财政的增长速度可以适度放慢一些,适时推出一些减免税收的政策,将是有利于整个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要举措。

郑功成委员还建议加大社会保障投入,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增强城乡居民抗风险的能力,“目前财政对社保的投入不到整个支出的12%,这个比例在全世界来讲都是偏低的。”

增加转移性支付 放权给地方

委员们认为,加大公共事业和服务的财政支出比例、增加转移性支付,应与财力和事权相匹配原则同时加强。吴启迪委员指出,人大财经委的报告里提出 “根据财力和事权相匹配的原则,优先界定义务教育、公共卫生等基本公共服务支出方面的责任”的观点非常好,并且应该把由地方管理的事务连同责任和财力一并给地方。

郑功成委员估计,今年的财政收入可能超过6万亿。但是,他认为目前我国财政的支出结构还存在一些问题,公共性依然不足,国家对财政支出结构的调整,主要是对每年的增量下功夫,增量调整结构能力有限。财政支出结构不仅要在增量上注意解决保障民生与改善民生问题,也应当对原来的支出结构进行一些调整。如果财政资金越来越多,结构调整跟不上,效率必然相对下降,容易拉大城乡和地区的差距,还可能激化社会矛盾。

对此,吴启迪委员说假如转移支付有一个稳定增长的机制,地方政府对公共事业的投入才能较好得到保证。

财力还有向中央集中的趋势

对于 “将适合地方管理的专项转移支付具体项目审批和资金分配工作下放给地方政府”的观点,白克明委员指出,应当把一些由地方管理的事务责任权利相统一,这是财税体制改革一个很重要的出发点。目前我国的事权和财权是分割的,应当在适当的时候,对地方财政和中央财政的收入比例做一些调整,给地方多留一些,少收一些,可以采取藏富于民的思路。这些年,由于中央财政的收入集中了全国财政收入的一半以上,现在全国是5万多亿,中央占了2.8万亿。中央财政收入的增长比全国收入增长速度还要快,这就说明我国的财力还有向中央集中的趋势。

全国人大代表李酌也建议:第一,希望加快建立县级最低财力保障机制。对地方政府基本支出需要的财力缺口进行一般性的转移支付。第二,加快中央财政支持地方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第三,加大地方政府安排使用专项资金的自主权,在加大一般性转移支付的同时,在专项转移支付的使用上要放权基层政府,中央政府应侧重于确定扶持的重点产业和行业,而不应侧重于具体的项目。

个税征收以家庭为单位如何?

8月28日,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分组审议中,面对物价上涨对民众生活的影响和经济形势对企业的影响,郑功成委员建议再次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他认为在目前偏低的起征点状况下,大量中低收入阶层成为个人所得税的主要来源,这个结构影响到社会收入分配格局的公平。(8月29日《新京报》)

这个看似极为普通的女人却一点也不普通,她手里掌管着一万富豪的钱袋子…

个税的免征额如果真的应当再提高,那么,需要提高到什么标准才算合理?对此,有网友甚至建言,个税免征额应该提高到5000元以上才比较合适。

个税免征额度到底多少更合适?如果仅纠缠于具体数字,则说明不了任何实质性问题。毕竟,个税免征额度的高低,跟人们的生活费用挂钩,更主要的是跟CPI挂钩。所以,尽管有专家认为当前是个人所得税减税好时机,但怎样减税才更公平公正、更人性化,却需要审慎决策。

个税免征额之所以能一调再调,当然是因为存在上调空间。今年上半年,我国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在扣除物价因素后同比增长6.3%,远远低于去年同期的14.2%,人均消费在扣除物价因素后同比增长5.7%,也低于通胀7.9%的CPI水平。尽管如此,今年上半年,我国个人所得税还是完成了2135亿元,同比增长27.3%,明显高于上半年GDP10.4%的增速。(7月22日新华社电)

然而与此同时,却必须注意到这样一个问题:无论个税免征额度如何调整,其所指的征税对象,依然是具体的个人,而并非家庭。这样一来,许多公民个人所需要切身面对的实际问题,依旧难以解决。

在社会生活中,每一个具体的公民个人背后,都有一个具体的家庭,“一人吃饱,全家不饿”,多数情况下只能视为笑谈。所以,在个税征收上,忽略公民家庭的存在,而仅仅将公民个人作为税收对象,有损于公平公正,也不够人性化。正因如此,世界上多个国家针对纳税人的家庭状况加以区别缴税。

德国个人所得税的类别根据纳税人的家庭状况加以区分。如已婚家庭子女未满18岁,子女在27岁以下但仍在上学的,由于不可抗拒的特殊情况(如生病)造成高额开支等情形,可以减少个人收入所得税。法国则根据经济状况和子女多少不同,每个家庭所缴纳的所得税均不同。许多日本人尽管年收入相同,但如果抚养的子女人数不一,需要赡养的老人数量不同,所得税也有很大不同。

显然,这样的个税征收制更为合理,它不但考虑到了公民个人的利益,更考虑到了公民家庭的整体福利。

近些年来,建议个税按家庭征收的社会呼声持续高涨。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王旭东在提案中建议:以家庭为单位计征个税最合理,这也是化解社会收入不公的方法之一。(3月21日《羊城晚报》)至于这种税制的实施前提,即公民财产申报的透明度,在廉租房、经适房改革通过社会公示等路径,可以基本保证家庭财产申报透明的今天,只要努力为之,并非难以逾越的难题。(新京报)

调查:近半网友认为近期会出台提个税起征点政策

今年以来,随着国内外经济环境变化,政府已经明显意识到当前经济存在下滑风险,并且已经着手为实现“保增长”做更多的工作。而最为人们所关注的就是日前传出的“财政部拟定1500亿减税方案”,以提振国内经济。虽然具体实施方案还没有公布,但一些消息渠道已将提高个税起征点被看成是其中的一项措施。最能代表民意的网友对此有什么样的看法?腾讯财经进行了一项在线调查。

这个看似极为普通的女人却一点也不普通,她手里掌管着一万富豪的钱袋子…

在参与调查的3902名网友中,有47.74%的网友认为“近期政府将会出台提高个税起征点的政策”。而在37.80%的网友看来,提高个税起征点不会成为1500亿减税方案的唯一选择,因为本轮CPI上涨的主要动力是食品价格的快速上涨。而目前肉类和油脂价格指数已经进入下降周期,其下降幅度较大,对食品价格的下降有较大贡献。

虽然近半网友希望提高个税起征点能成为最先推出的减税方案,但他们并没有因此改变对未来经济走向的悲观看法。有47.41%的网友认为1500亿的减税并不能促进当前经济下滑局势好转;36.88%的网友则持相反的意见,表示减税方案实施后,能让国家经济走出阴霾。

Copyright© 2025 创业加盟网all Rights Reseved. http://www.cyren.cn/靠谱的创业加盟网站,助各位正在投资创业的朋友实现创业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