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的地方不远有个小店,卖点街头小吃什么的,夫妻档的那种。店虽然小,变化可不少,也能从中发现一些商业智慧呢。
最早的时候,小店就租了临街一间的小门脸,辟出一块地方做厨房,再摆三两张桌子,主打食品就是麻辣烫、凉皮什么的,来来往往的都是些熟客,生意不好不坏,早八点开门,晚七点打烊,就像普通的邻家小店一样。
平静的生活被投入一枚石子,附近新开了家工厂,街上出现了很多新面孔。小店的生意开始红火起来,随到随吃的往事不复存在,店里经常是人声鼎沸,一座难求啊。于是,变革发生了。
老板在临街的墙上开了个门出来,外面安了一个铝合金的小房子做厨房(偏僻的小街,还没有发现英勇的城管),原来厨房的位置上摆了两张桌子,小店的营业面积一下子增加了将近50%,打烊也从晚上七点延长到了十点,营业额就不用说了,只见老板每天那个笑啊。
这样的日子过了两三个月,新的问题冒了出来。虽然营业面积增加,但高峰时段食客还要等一段时间才行,性子急的人大都甩袖子走人了,这对小店也算是无形的损失。小店的示范效应也非常明显,街上一下子又涌出了几家饭店,竞争出现了。
小店老板经过慎重考虑再出新招。首先找了一块新地方,新址总共3间房子,临街两间做饭堂,里面一间是厨房,营业面积翻了一番,还配了个空调,就餐环境改善不少。经营的花样也多了,新增加了肉夹馍、馄饨、凉面等等,其它就不说了,可别小看这个肉夹馍,利润率高达50%,一般人都要另外夹一个的,人均消费额可是蹭蹭往上涨。看起来小店生意还是很火爆,新来的两个帮工就没闲过。
火归火,老板还是有烦心的事。生意是不错,可这柴米油盐的价嗖嗖往上窜,本小利薄的小店可有点吃不消。有心涨价吧,常客都是些打工族,价格敏感度可不是一般的高,周围的小店也是虎视眈眈,就等着分流客源呢,不涨吧弄不好就会赔本赚吆喝。
小老板也是老板,他还真找到了第三条道路。一个规格的东西分成了两种,客人;来了先问大碗还是小碗,胃口小的吃小碗,价格还稍微降了一点,食欲好的就要多掏些银子了,变相消化了原材料上涨成本。饭堂的一角新摆了个游戏机,等餐的年轻人总喜欢投个币赌把运气,自然输多赢少,坐庄的老板又多了一笔额外收入。
小老板没什么高深的学问,估计见得世面也有限,竟也搞出了些名堂,看来草根的商业智慧也不小啊。小店以后有什么精彩的招数,待以时日自会与各位分享。
上一篇:诚招代理加盟(小本大利)
下一篇:脑话王:小型的电话办公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