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监管表情日益严厉,民间金融仍按照自己的逻辑路线不断向前。从温州标会到东北接缝,从山西炒票到青岛顶账,民间金融玩家不仅有非凡的资金组织能力,而且表现出相当高的专业水平。从一般的资金融通起家,现在,他们已经开始细分市场,并以专业服务“扬名”。观察民间金融一路走来的过程,可以发现,敏锐于市场机会和需求,并迅速对这些需求作出反映,是民间金融得以生机盎然的最重要原因——而这,也正是现代管理学汗牛充栋试图教授的真谛之一。
成功青睐的,永远是离市场最近的人,不管这个人被经济学家和监管当局如何定义。
“多的时候,一个月能有8000万元左右的业务。”张先生(化名)是青岛一家房地产中介公司负责人,但他这里说的,却是公司去年末开始经营的新生意:帮助贷款到期不能还贷的企业“顶账”。
“在青岛,做得好的,也就三五个人。”张说,“顶账”生意的关键,在于你有能力成为银行和放款人中间的桥梁,而这个桥梁并非谁都能做的。当地的“顶账”老板中,有像张这样的房地产中介,也有个人;他们的共同点就是——一边“熟悉银行信贷部门的人”,一边又认识一群有钱人。
张透露说,除了青岛,在其接触的北京等其他地区金融机构中,也有如此操作的。不过还没有形成规模。
10天净赚1个点
下午快下班时,一家与公司有长期合作关系的银行到访,张办公室的门却关上了。
张的员工有些好奇——由于公司主要经营二手房抵押贷款,这些年和银行打交道已经成为家常便饭;由于长期合作,从去年开始,一些银行还会把部分不动产抵押物的贷前审查外包给他们,银行来人为啥如此神秘?
后来才知道,这次银行与老板接洽的,并非公司“主业”,而是帮助贷款到期公司“顶账”。张告诉记者,“顶账”生意只偶尔在公司洽谈,大部分时候会先约好时间,到“外面”找个地方聊。
“有些需要‘顶’的是贷款全部本金;也有借了1000万元,只有500万元的还款能力,需要‘顶’500万元的。”张说,有需求的企业,“顶账”资金大都集中在几十万元到几百万元之间,“有个别超过千万元。”
张虽然经营着自己的房地产中介公司,但他手头并没有那么多钱可用来“顶账”。通常,他会打一圈电话给自己的朋友,他们都是潜在的放款人。张的工作就是把其中那些愿意出钱“顶账”的人找到,然后把他们和贷款人、银行内部人士约在一起。张告诉记者,他很少跟不熟悉的人谈这个业务。
“最主要的就是商量借款利率。”张说,在当地,10天期的“顶账”业务,利率普遍在2个百分点左右。约定利息之后,由需要“顶账”的借款人——而不是银行签订借款协议,写下借条,约定时间归还本金和利息。
通常,在一笔业务的2个百分点利息收入中,张和放款人也会事先商定如何分成。“已经做过的生意中,都是一半一半。”一笔500万元的生意,10天能赚10万元,而张能够分得其中的5万元。
无风险买卖
照理,贷款到期无力偿还,应该是贷款企业紧张,“但是目前来找我的都是银行,借款人会和银行的人一起来。”
一位银行业内人士解释,这有点像前些年农信社流行的“借新还旧”——比如A企业还不上到期贷款,农信社会给B企业贷款;B企业拿到贷款以后转借给A企业,使A企业恢复还款能力。“他们之间会约定转贷费用或者其他酬劳方式。”
尽管贷款人和银行内部人一起来,但张并不太在意这些企业的还款能力、信用以及现金流等机构借款时必须考察的因素,也不太考虑它们所处的行业是否有发展前景。在“顶账”过程中,也不像一般金融机构那样要求抵押物或质押物作担保。
“如果借款人不能按约还上‘顶账’款项怎么办?”
张并不担心这个问题。
无论是银行还是企业找上门,“我们都会要求他们带上银行给这家企业再贷款的批文。”只有看到批文,而且批文贷款额度比原有贷款多,张才会组织资金替这家公司“顶账”。
如果没有批文,即使有抵押,张也不会“接活”。“如果抵押物合格,企业可以直接向银行贷款;如果抵押物是企业前一次向银行贷款时用过的,那对我们来说也没什么意义。”张解释说,万一公司破产清算,顶账人不是合法债权人,即使签订的借款合同有法律效力,按清算顺序看,顶账人也排在银行后面,拿到清偿款的希望微乎其微。
但有了银行再贷款批文,就意味“顶账”是一桩一本万利的无风险买卖。银行新贷款下来以后,贷款企业首先要全额偿还顶账人本金利息,之后余额才可自由支配。比如企业原贷款500万元,新贷款1000万元,首先要将1000万元新贷款中的500万元顶账借款以及10万元顶账利息分别偿付给顶账人和中介人,企业最终获得490万元新贷款。
据张介绍,银行二次贷款后企业仍然可能无法还贷。“按照常理,二次贷款再还不上,银行应该就不会再贷款给这家企业了。”但他不排除“顶账”公司如法炮制,帮助贷款企业获得第三次贷款。
张不在乎贷款企业已经几次寻求“顶账”。“只要银行愿意授信,我们就敢做。”他说。
单线联系的私下交易
张的“顶账”业务目前还都是与各方“单线联系”,几乎都是各银行本地支行贷款部门个人介绍来的。对这些业务,“不要说当地监管部门,甚至可能同一家银行其他分行的人都不知道”。
而能经银行介绍来接洽“顶账”业务的公司有一个共同点——企业领导和银行信贷部的介绍人十分相熟。牵线“顶账”业务的银行人士称,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银行认为这些企业是银行的目标客户,这些企业平时贷款利息偿还情况都比较好,“只是最后还本付息时出现一些资金问题”,或者虽有偿还能力,但还贷后会导致营运资金不足。于是,想出“以贷还贷”的法子。
但上海银行内部风险控制部的张吉光不明白银行为什们需要寻求外部顶账人。因为如果实际情况真像这些银行人士说的那样,银行完全可以给这笔贷款展期——银行在审查贷款资金运行情况和企业实际需要之后,延长企业还款期限。
另外,“以新还旧”在一定程度也是可行的。1996年实施的《贷款通则》第17条规定,商业银行只对有按期还本付息能力,或原贷款利息和到期贷款已清偿,以及没有清偿但已经做了商业银行贷款计划的借款人,才能发放新贷款。但在实际操作中,借款人可以在到期贷款尚未清偿的情形下,再次与作为债权人的银行签订新的借款合同,以新贷出的款项清偿部分或全部旧贷款。
但青岛银行一位人士告诉记者,贷款展期会受到《贷款通则》对展期期限、次数和利率的诸多限制。《贷款通则》规定,短期贷款展期期限累积不得超过原贷款期限,中期贷款累积不得超过贷款期限的一半,而长期贷款展期累积不得超过3年。展期利率则要按原有期限加上展期期限所达到的新的利率计算。
而监管部门新的信贷工作指导意见中要求,要“严格控制‘借新还旧’,到期贷款收回率要达98%以上(不含转贷)”。2006年1月1日实行的《商业银行风险监管核心指标(试行)》第九条规定,不良资产率不应高于4%,不良贷款率则不应高于5%。
张认为,这些规定陆续切断了不少企业的贷款展期、“借新还旧”之路,是“顶账”业务悄然兴起的重要原因。
银行“清洗”不良贷款率?
“一种可能是,部分商业银行业绩本来很好,由于政策、经济、企业经营等各种情况变化,一段时间企业不能还款的情况突然大量增多,就可能采用这样的方式来‘美化’报表。”张吉光说。
吉林大学经济学院金融系主任杜莉教授此前也指出,“借新还旧”等手段,都是商业银行“清洗”不良资产率的方法。运用这种手段,银行不良贷款率能下降一半左右。
历史总有惊人的相似。此前农信社大量“借新还旧”,就是迫于贷款指标的压力。而今商业银行普遍为流动性过剩困扰,“借新还旧”戴上“顶账”面具卷土重来,也就不难理解。
无论是银行内部“借新还旧”还是寻找外部顶账人,贷款最终仍是银行贷款。有媒体曾在对中部地区某行一级分行“借新还旧”的调查中发现,该行“借新还旧”客户中,62%处于亏损、关停、破产状态。而目前以“顶账”方式获取新贷款的企业,大都没有提供新的担保抵押物,顶账人作为中介方当然也不提供任何担保。
至于银行内部人士在帮助企业寻找“顶账”的过程时,是否收受一定的费用,张称不知情。但业内人士表示,银行贷款部门“完成(贷款)清收任务可以提成,完不成就要扣发奖金和绩效工资”;同时,每多放一笔贷款,相关业务人员就将获得一笔绩效奖励。
显然,来自银行内部的“顶账”动力不小。
08挣钱生意:婚庆市场大有潜力在市场经济的今天,“两个人的甜蜜事业”早已通过商业化运作成为一种产业而存在。而08年又是奥运年,很多情侣都会选择奥运会期间举办婚礼,这无疑会给08年的婚庆市场带来更大的商机,好好把握,08婚庆商机无限!
自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第一家婚庆公司成立至今,婚庆市场的蛋糕是越做越大,并牵动了婚纱摄影、美容美发、首饰礼品、烟酒餐饮、交通旅游、家居用品等众多相关产业的发展。统计数字表明,近年来,我国每年约有1000万对新人登记结婚,全国每年因结婚产生的消费总额高达3500亿元。到2010年,我国的婚庆综合消费能力将达数千亿元人民币,发展前景不容小觑。
正因为有那么多人在这块土地上耕耘,这一市场似乎不可避免地火了起来。
就像人们满足了温饱等物质上的需求后,就会进而寻求精神上的享受,人们对待婚礼也是一样,从自己筹办婚礼到请人代劳,从婚庆公司包办到自己出谋划策,现在的新人已不满足于千篇一律的婚礼形式,而是追求标新立异、充满个性色彩的婚礼,什么水下婚礼、空中婚礼、跑步婚礼、沙漠婚礼等稀奇古怪的名称都频频出现在人们视线内。
为了吸引眼球,揽得更多的客人,不少婚庆公司紧跟个性化婚礼趋热的大势,设计了五花八门的特色婚礼,有热闹喜庆的民俗轿子婚礼,有到郊外山清水秀的度假村办绿色婚礼,或者在欧式庭院进行自助餐婚礼,还有全家人到郊区种下结婚纪念树……形形色色的新概念不一而足,这当中传达出这样一个讯息:婚庆市场的竞争已从简单的卖东西转为卖策划,因为在越来越多的人眼中,婚礼已演变成一场“秀”,一场由自己领衔主演的美丽戏剧。
看到这一趋势的婚庆公司非常之多,然而,真正具备专业策划能力的婚庆公司却少之有少。金玉良缘总裁级培训师罗云峰先生告诉笔者,现在国内的婚庆公司参差不齐,很多人打着卖策划讲个性的幌子,策划出来的婚礼却非常牵强,有些甚至让新人哭笑不得。罗先生还说,婚礼策划人在日本、在西方非常普遍,他们卖的就是对整个婚礼新的策划理念,通过出彩的仪式策划让新人成为典礼舞台上的明星。比如,他本人就在日本参加过一场以“海洋”为主题的婚礼,连盛菜的器具用的都是贝壳,不得不佩服策划者的奇思妙想,这让每一个参加婚礼的人都留下了深刻印象,自然,对于这对新人,这样的婚礼必定是终身难忘的。
现如今,婚庆公司越来越多,能提供的服务内容也大同小异,如何脱颖而出?靠的就是硬件之外的软件——策划,也就是点子,出奇才能制胜。罗先生以其亲身经历的婚礼为例,现在,愿意在婚礼那天花几万元乃至几十万元的新人不在少数,关键要有好的策划打动他们,让他们不惜一掷千金。
婚庆市场大有潜力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经济学博士王琪延认为中国的婚庆经济市场是大有可为的。王琪延分析认为,婚庆习俗自古就有,但在社会的经济总体水平比较低的情况下,婚庆行为还达不到形成经济现象的程度。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婚庆消费逐步成为了大众消费的一种,从而在新的时代中成为了一种经济现象。
王琪延认为,婚庆消费属于一种情感型、表现型的消费,有自己的独特之处。几年前,社会上有一种观念认为,婚事应该从简,但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一味节约并不一定完全可取,只有通过消费才能带动生产,所以只应对炫耀式的婚庆不予提倡,而在经济承担能力之内的婚庆行为,应予以认可。
在这种健康的婚庆消费观念下来看,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人们在维持必要生活开支以外的消费比重,在总消费量的比重中会逐步上升,这就说明我国的婚庆市场大有可为。我国目前的婚庆类需求正在逐步上升,相关的服务业正处于蓬勃发展的阶段,但因为该行业发展的时间比较短,行业服务的专业化程度不是很完善。国外的相关婚庆行业发展的时间比较长,其中通过竞争已经形成比较完善的行规。相信国内随着市场需求的扩容,行业标准会逐步形成,婚庆服务的细化程度将进一步提高。
总之,甜蜜的金矿闪闪发光,且看你能不能透过瞬息万变的市场表象,洞察婚庆经济的本质,把握住商机,赚个盆满钵满。
搜索更多相关主题的帖子: 08挣钱生意 08赚钱生意 08婚庆市场 08婚庆商机
重在创新思维
如今家装涂料市场诞生新品“液体壁纸”,单是其“既非壁纸,也非一般墙面漆”的概念,就让“装修族们”眼前一亮。其中的商机自是魅力无边。
中国室内装饰协会会长宋金强介绍,“液体壁纸”也称壁纸漆,是集壁纸和乳胶漆优点于一身的环保水性涂料,采用丙烯酸乳液、钛白粉、颜料及其他助剂制成,可根据装修者的意愿创造不同的视觉效果,既克服了乳胶漆色彩单一、无层次感的缺限,也避免了壁纸易变色、翘边、有接缝等缺点。
在采访中,北京市崇文区两广路一家涂料销售中心的负责人告诉记者,涂“液体壁纸”是个技术活,普通人难以完成,所以,“液体壁纸”一般会与墙面装修搭配起来销售。涂刷时,要先在墙面上均匀涂抹一层腻子,干燥24小时后,用砂纸打磨掉粗糙的部分,然后在表面薄薄地涂上一层“液体壁纸”涂料,之后再反复交替刮涂。使用“液体壁纸”,涂刷力度不同、涂抹方向不同,或颜色搭配不同,均会呈现不同的视觉效果。
据记者了解,“液体壁纸”目前约有10大类别,可变换300多种花型,90多种颜色效果。比如,“夜光壁纸漆”(吸收可见光10—30分钟,在黑暗中就可持续发光12小时以上)、“变色龙壁纸漆”(白炽灯照射是一种颜色,阳光照射又是另外一种颜色)、“浮雕壁纸漆”(经过特殊工艺,墙面可呈现浮雕效果)等。
“液体壁纸”之所以被称为绿色环保涂料,是因为施工时无需使用107胶、聚乙烯醇等,所以不含铅、汞等重金属以及醛类物质,从而做到无毒、无污染。由于是水性涂料,“液体壁纸”的抗污性很强,同时具有良好的防潮、抗菌性能,不易生虫,不易老化。
专家告诉记者,“液体壁纸”也存在一些劣势:如价格较高,约在120—190元/平方米,所以更适宜涂刷小面积的电视背景墙、客厅沙发后墙等;它的施工时间也比普通乳胶漆长得多,大概有七八道工序,导致许多赶工期的装修家庭无法选择。
最近在论坛闯客出招版块里看到一个竹鼠养殖项目,个人觉得很不错,特别是想从事农业创业的朋友可以了解下
北京奥运快到了,大家可以多想想奥运期间能有什么商机
回复当中也有几个不错的项目
上一篇:大学校园流行新生意经
下一篇:如何撰写创业计划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