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旧的剥落的外墙,走进去却是别有洞天——杭州运河边已经成熟的几个文化创意产业园区,让人联想到“阿里巴巴与四十大盗”中的藏宝山洞,芝麻开门后,金灿灿的财富晃人眼目。在这一块块肥沃的“土壤”中,嗅觉灵敏的创业者们正努力创造财富。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研究中心主任王忠明近日来杭州的时候,就给浙江创业者指点了一条战略产业——文化创意产业。其实,在遍布杭州各个角落的一批旧厂房里,一群年轻人正在发力。
5年前,杜雨波选中了杭州拱墅区杭印路49号一处占地52亩的纺织厂房,开始了自己的事业。在美国的时候,他就发现,不少创意设计公司都聚集在SOHO区。所谓SOHO区,就是随着城市的发展,原先工业区里的工厂逐渐搬迁,遗弃的厂房被艺术家们看中,他们通过各种装修改造,把这些厂房打造成各具特色的艺术天地,也就是LOFT。随后,各种设计公司、广告公司、餐饮店、品牌店也纷纷跟进。在文化气息浓厚的杭州,杜雨波希望也能有这样一块地方,于是,杭州最早的文化创意产业园LOFT49现身了。
前不久,杭州又一个文化创意产业园——乐富智汇园开业招商了。今年新挂牌的10大文化创意产业园,也正在紧锣密鼓地行动着,宁波和温州也纷纷出现了类似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创意人生活的圈子正在扩大,每平方米每天仅几毛钱的低廉租金,为创业者提供了更轻松的空间。从产业园里一家家小企业身上,我们看到了从浙江制造向浙江创造发展的影子。
别看这些公司个头都不大,带动的就业人数可不少。据杭州市统计局最新数据,杭州市文化创意产业2007年实现增加值490.23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19.7%,高于全市GDP增速5.1%,高于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增速3.6%。从业人员年平均人数达21.87万人,比2006年增长10.3%。
从一系列扎实的数据上,我们看到,创意的力量,正在这些有想法的创业者手上转化为资本,并带动了大批就业人群。而同时,资本又看中了它们的巨大潜力,使之走上产业化道路。
上一篇:逆向思维致富另类制胜之道
下一篇:创业时,怎样才能获得聪明的创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