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论坛 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论坛 - 详情
深度透视 --达能为何向卡夫缴枪 发表时间:2008-11-10 20:51 浏览数量:1354

随着卡夫完成中国总部由北京至上海的搬迁,卡夫整合达能中国饼干业务基本收官。目前原达能所有饼干产品被同时标注“达能”和“卡夫”标识,在过渡期后,“达能”标识将被取消。这也标志着,达能手中曾经占据着中国饼干市场五分之一的市场份额,现在已经正式落入卡夫之手。

作为曾经的世界第六大、欧洲第四大的跨国食品公司,达能向来以产品多元化而著称。而产品多元化的基础则建立在达能长久以来的不断对其他品牌展开并购的基础上。达能中国区总裁秦鹏就曾经公开宣称:“达能的血液里就有合并的因子。”

达能的并购手段一般为如下模式,寻找欲进入领域的一线品牌,展开并购。达能挑选品牌的原则为,“只投第一、第二,不投第三”。而这种类型的品牌大多自身实力不俗,不会轻易应允合并意向。那么达能会利用其跨国大型企业的优势,与其展开合作,投资该企业并购买股份。但据业内人士透露,达能经常会在合作协议中埋设陷阱,一步步的通过各种手段攫取该企业的控制权。

特别是在中国,这种带有侵略性的强势手段被达能频频应用,并引起了与之有合作关系的诸多企业不满。光明集团前董事长王佳芬就在其自传中表示,达能与光明合作以后,一直孜孜不倦的致力于夺取光明的控股权,甚至采用过不少不光彩的手段,令人十分反感。王佳芬还把达能中国区总裁秦鹏比作是一条“黏虫”,直接的反映出了她的愤怒。

这种为了达到目的不择手段的扩张方式,不仅存在着垄断嫌疑(达能最鼎盛时曾拥有乐百氏、深圳益力、上海正广和、娃哈哈、光明、汇源果汁等多个著名品牌,占据了中国饮料行业的大半江山),更有悖于中国商界奉行的“诚信至上”、“和气生财”理念,引起了巨大的反感情绪,直接导致了这些企业后来纷纷与之决裂的局面,失尽“人和”,此为其一。

达能集团的摊子铺的很大,特别是在亚洲市场,甚至在巴基斯坦这样的国家都拥有两间饼干厂。但是由于文化差异、消费习惯、市场结构的诸多不同,每一家外来经营者都会遇上“文化壁垒”的问题,这就需要外来者多对当地市场加深了解,增强沟通,实现本土化运营。这一点,快餐业巨头肯德基的表现就很值得称赞,他们在泰国的餐厅有咖喱饭,在中国的餐厅提供粥和油条。这种做法往往会增强当地消费者的亲切感与认同感,从而帮助外来企业进一步的发展。

也许是法国人普遍的傲慢个性所决定的,达能集团海外市场的管理者仍然秉承了在欧洲市场的惯常做法,并没有实实在在的本土化,也不曾对市场进行认真的调查研究,给出切实有效的发展方略。达能中国区的员工曾经透露,中国籍员工基本上没有升入管理层的机会。而中国区总裁秦鹏,正是因为其拥有法国国籍才能够幸运的坐上这个位置。在实际的生产经营中,法国管理层做出的指示与计划往往是不切实际的,中方人员的建议,也并不会被法方管理层接受。

另外,达能虽然会对管理层进行清洗,换上法方人员。但是整个品牌原有的生产体系和销售模式却会被保留,法方管理层采取“无为而治”的管理手段,依赖于原有体系的运作。这就造成了管理与实际行销环节的脱节,这正是企业致命的缺陷。乐百氏被达能独资收购之后彻底一蹶不振便是其工作能力的最好例证。

面对企业存在的致命缺陷,达能并没有采取积极本土化的方式进行补救。反而是运用自己的雄厚财力,选择用司法的手段强制性解决问题。但是,盲目的自大使达能往往按照自己的一套自说自话,却并没有深入研究当地的法律条文,于是在屡兴官司、滥用司法之后,所遭遇的结果就是常以败诉告终。在印度市场上,达能与当地食品业巨头对簿公堂,以失败告终;收购荷兰欧密科集团,触犯该国相关法规,被课以罚金。如此这般,不胜枚举,达能每年都会在这些事情上浪费大量的资金,仅2008上半年就耗费了约5700万欧元用于法律诉讼,可谓代价惨重。丧失“地利”,此其二也。

今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性金融海啸已经席卷全球。在世界经济日益全球一体化的当前,金融海啸的发生带来的影响对于跨国企业的影响往往是知名的。国际知名的几大投资银行或宣告破产,或被收购,硕果仅存的几家也在政府的救市政策发布后被指令转为商业银行。国际性的各大风险投资基金选择将投资收回,市场上的热钱减少。而长期以来依赖并购、转卖品牌牟取利益的达能,面临着无款可贷,可利用投资大为减少的局面。

这样一来,他们手中可支配的资金严重缩水,收购所付出的巨额资金便得由达能独立承担,导致企业现金流陷入了濒临断裂的边缘。频频收购所造成暂时性亏空转为了必须偿还的债务,因此达能急需进行“瘦身”,缩小企业规模,节省开支。因此,将饼干业务出售给达能之后,又先后出卖汇源股份,交易新西兰Frucor饮料公司,用以花费165亿美元收购纽密科集团带来的债务。

其实,在金融海啸爆发之前,达能在欧洲股市的股价就曾一路下滑,在欧美市场的销量增长幅度也大大减缓。因此,达能早就在考虑调整产业结构,进行“瘦身”大业,努力扭转颓势。但进程较为迟缓,今年恰好遭遇了金融海啸,全球经济普遍不景气,更使达能的窘境雪上加霜。反应不及时,直接正面遭遇经济危机,错失了“天时”,此为其三也。

由此可见,达能过度的依赖于其全面扩张,大肆并购的发展策略,过多的作为一个投机商的角色出现,而不是一个实业经营者。长此以往,必然顾此失彼,逐渐陷入拆东墙补西墙的境地。再加上达能的强势作风、不尊重当地法律文化的蛮横态度,使得外国市场对这个“品牌贩子”逐渐敬而远之。这层“世界500强”的假面具一旦被来自外界的冲击如金融海啸冲破,达能就会发现自己所拥有的只是一堆债务和一堆官司而已。他们的策略决定了今日的窘迫局面,正是贪婪的本质造就了其腐坏的内核。

Copyright© 2025 创业加盟网all Rights Reseved. http://www.cyren.cn/靠谱的创业加盟网站,助各位正在投资创业的朋友实现创业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