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论坛 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论坛 - 详情
如何推动创业型经济发展 发表时间:2008-11-18 22:47 浏览数量:1477

创业对促进经济增长、扩大就业容量和推动技术创新起了重要的作用。当前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必须通过完善中国创业政策体系,进一步提高创业活动水平,推动中国经济迈向“创业型经济”。

现阶段我国的创业“瓶颈”和创业政策缺陷主要为:

一是创业融资难,融资缺口大。

由于中国90%以上的中小企业是私营企业,在以国有商业银行为主体的银行体系中,初创企业融资除了受到“重大轻小”的“规模歧视”外,还要受到“重公轻私”的“所有制歧视”。据调查,中关村科技园区7200家具备一定规模的企业,至少有280亿元人民币的资金需求缺口,90%的中小科技型企业长期处于资金极度短缺之中。

二是有效规避创业风险的机制不健全。

创业投资是分散和规避风险的有效渠道,但是中国的创业投资发展仍然相对滞后。从总体规模上看,美国创业投资占GDP的比重为1%,而2006年中国创业投资仅占GDP的0.025%。从结构上看,发达国家的天使投资总额与一般创业投资相当,2006年中国种子期投资仅占境内创业投资额总量的17%。创业投资的滞后发展,既不能为创业企业提供足够的融资支持,也不能充分发挥其分散风险的制度功能。

三是创业扶持对象局限少数群体,普遍性不强。

政府给予科技人群和弱势人群创业以融资倾斜和税收优惠,但对一般人群的扶持力度较弱;对高技术创业高度重视,但对低技术行业创业活动的支持不够,不利于创业活动的普遍开展。

四是创业服务体系不完善,创业成本较高。

根据2005年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和世界银行对85个国家和地区创业环境的调查:从注册一家公司到开业平均所必经的审批时间,加拿大需2天,中国内地则需闯过7道关,历时111天。注册审批费用在美国、英国、加拿大不到其人均年薪的1%,在中国内地则占到11%。

五是创业教育落后,创业人才短缺。

发达国家的创业教育多已贯穿从小学到大学的教育体系,而中国才刚开始在高校进行创业教育试点。调查显示,78.95%的中国学生希望能创业,但仅47.22%的大学生参加过有关创业的活动。

如何推进创业?辜胜阻教授建议从创业融资、创业服务、创业集群、创业教育和创业文化5个方面来完善中国创业政策体系。

1,要优化创业融资体系,提高创业融资水平,构建分散创业风险的有效机制。要放松金融管制,大力发展中小社区银行,提高中小企业创业的外源性融资水平。

2,构建创业服务网络系统,提供针对性的、有效率的创业服务,增加创业机会。

要进一步将富有创业实践经验、熟悉创业政策的成功创业家及管理、咨询、财税、法律等专业服务人员组织起来,构建完备的创业基地和创业服务机构。

3,加强创业基地、科技孵化器等创业集群建设,集聚社会资本,形成创业集群效应,降低创业风险。政府应加强以创业基地和科技创业孵化器为主要形式的创业集群建设,强化科技创业集群之间的网络交流,发挥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惠发展的整体效能,通过集群效应降低创业风险,提高创业成功率。

4,通过提升创业教育地位、改进创业教学内容和模式等措施,加强高校创业教育,提升创业意愿和技能。考虑到政府教育支出水平有限,应分阶段,先在高等教育中加强创业教育,待民众创业认识提升到一定水平之后,再普及到包括中小学在内的整个教育系统。通过明确设立创业学科、完善创业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改进创业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率,真正培养有创业能力的人才。

5,通过政府引导和制度创新,传播创业信息,树立创业典型,弘扬创业文化。要通过构建创业科研、实践等相关活动的奖励机制,减少创业的制度障碍,降低预创业者的失败恐惧感。在社会上营造尊重创新创业人才、崇尚创业精神、支持创新、宽容失败的风气,使创业创新成为社会习惯,为创业创新提供文化支撑。(特约记者:洪群联 肖鼎光)

Copyright© 2025 创业加盟网all Rights Reseved. http://www.cyren.cn/靠谱的创业加盟网站,助各位正在投资创业的朋友实现创业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