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东西方的情人节都在2月,相差一个星期,虽然,现在离情人节还不到一个月,但是,商家都在抓紧时间,迎接这两个东西方节日的即将到来,务求将顾客的钱“掏”到自己的腰包里。
然而,也有一些人却有另外的想法,认为城市年轻人更热衷追逐“洋节”,对传统节日的兴致不太高,所以,“集中全力”搞好西方的情人节促销工作,基本放弃对中国情人节的促销策略,并称之为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务求获取更多的利润。
对持这种看法的商家,笔者不敢苟同,东西方虽然文化习惯不同,但也有共同的地方,同样存在商机,反正能赚钱的“节”都是好商机。在我们的人群中,有人喜欢过西方的“洋节”,也有人喜欢过我国的传统节日。说到这里,笔者想起邓小平的一句名言——不管白猫黑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这句名言用在商战上十分恰当。
“‘土节’不放过,‘洋节’别错过”。这是笔者一位朋友的“处商哲学”。他开的是一家便利店,在遇上有“洋节”和“土节”的日子,他总是根据客人的需求,无论是“洋节”或者“土节”商品,一律备足,促销的点子,也备上两套。按他的话说,韩信点兵,多多益善,进门都是客,有什么理由不想办法“掏”客人的腰包?他就是按照这个思路,几年的“土节”、“洋节”下来,照单全收,左右逢源。
虽然近几年“洋节”在中国大有后来居上之势,城市年轻人更热衷追逐“洋节”,但这并不妨碍我们过传统的节日,“土节”一样蕴藏巨大商机,如元宵节,可以将汤圆之类的商品推销出去,甚至还可以进行联想,运用发散思维的方式,与其他商品一起“捆绑”推销,也同样能赚钱。有一些精明的商家,在没有什么节日时,自己创造一些节日——空调节、冰箱节等,不是一样很成功?何况,传统的节日有很深的文化内涵,商机无限。
细想起来,每个节日,都有它的不同内涵,只不过你可能不太了解,便片面认为时至今日我们的传统节日最大的卖点似乎仍是以吃为主,其实我们的传统节日有着悠久的历史,若能随着时代的发展注入现代人所需的内涵,那么凭借天时、地利、人和,我们传统节日的人气定会大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