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高校校园内莘莘学子近日谈论最多的话题就是网络了,前不久在上海财经大学落下帷幕的“意肯杯”大学生网络创业大赛,就出现了意想不到的火爆场面。来自不同高校的600多名学生自由组合了近200个小组报名参赛,在收到的200多份计划书中,有12件入围复赛。评审专家称,这些创业计划实用性强、不少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现在,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正将网络定位为自身创业发展的目标,而且不少的在校生已在网络世界里创出了一片天地。
“多国部队”参赛“益多”喜得金奖
丁立、徐敏捷、陈捷、徐磊四位在校的大学生组成的参赛队在此次网络创业大赛夺得了金奖。参加评审的上海大学国际商学院教授朱亦梅对他们的“e-du”益多教育主题网站计划书的评价是有创意,可行性强。
这支参赛队可谓名副其实的“多国部队”。丁立、徐磊来自交大,丁立是计算机系的学生,从中学起学习apple机编程,与电脑为伍有近十载。徐磊是交大外国语学院学科技英语的,自1997年开始接触因特网,至今已有3年的网龄,曾担任过网络聊天室的主持人,还和同学一起创立过主页,一直以来对网络创业充满梦想。徐敏捷是复旦大学电子工程系的学生,平均每周的上网时间是10小时以上,喜欢鼠标一点,天下尽在眼前的感觉。陈捷是华师大学物理的,从小学开始就学习电脑编程,并设计过一些小型的电子装置。四个小伙子既是高中同学又是好朋友,都对网络情有独钟。各自进入大学后,还总是定时碰面,交流学习心得。近段时间来,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读着一位位网站创始人带有传奇色彩的网络生涯的创业故事,看着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创业报道出现在各种新闻媒介上,还有周围越来越多的同学加入到网站的创立中去……他们四人常凑在一起问自己:我们该干点什么?
光想不练,假把式。今年寒假,四人经过共同的调查、讨论,商议决定将第一个创业的目标定在建一个教育网站上。首先他们从去年“网易”举办的“中国世纪创业大赛”上抄录了一份网站计划书所必备的多项内容,然后开始了明确的分工。
学计算机专业的丁立,理所当然解决网站的技术问题;徐敏捷做市场调研,从现在市场的规模、潜在用户增长率的方面研究网站的发展前景,和现阶段的竞争对手;陈捷则具体对网站进行财务分析,从公司的启动资金、投资回报率、融资方案等各方面对公司的运作作了详尽的描述;徐磊的任务是围绕建立一个“终身教育”网站这一战略目标,研究网站应提供什么服务和产品。
过年的几天里,四人全都将自己关在家中,分头行动。经过两个多月的积极备战,一份详尽的、以教育为主题的网站计划书出来了,他们给它取了一个好听好记的名字———“e-du”(益多)。刚巧,由意肯商务信息咨询有限公司主办的“意肯杯”大学生网络创业大赛这时正好揭幕,抱着一试身手的简单想法,他们将刚出炉的计划书交到了大赛的组委会。让他们欣喜的是,计划书不但入了围,而且还在12份网络计划书中脱颖而出,一举夺得了金奖。
对四位“梦想家”来说,他们已在创业的道路上迈出了第一步,不管今后的路如何,他们心中将一直努力能在网络这一方最有活力的“虚拟乐土”上追求自己的事业和梦想。
董川峰
网易、易趣的成功激发了他们
三个研究生的“网恋”上海财经大学证券与投资专业的研究生张晓宇、曹巍、栾志刚组成了创业小组,也参与到“意肯杯”大学生网络创业大赛中来,他们创立的“东方书缘网站”是一个集图书出版中介与图书类综合虚拟社区于一身的综合性网站。厚厚一叠的创业计划书以及一系列网站的服务运作、市场分析、前景展望、财务分析等详尽资料让人可感觉到他们的敬业和专业。
成员之一曹巍向记者谈了他的网缘———
早在1999年初,我已经对网络产生了相当浓厚的兴趣。我暗下决心———要向网络业进军。
刚接触国内的网站时,总感觉离自己很遥远。“搜狐”、“新浪”都是海外风险投资的产物,而更多的网站则依托着政府背景。但是“网易”的成功经验鼓舞了一大批网络创业人士,而且有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创业报道出现在各种新闻媒介上,这时我觉得网络离我越来越近。
我亲眼看着同是华师大二附中的校友邵亦波从海外归来创办了“易趣”网,又目睹复旦的同学热情高涨地发起了“FN99金融投资家”网站,而此时周围很多同学也对组建网站跃跃欲试。这些对我的触动很大,我开始试探着与一些网络企业接触。我们最先接触的是“和讯”网,我们希望与他们合作建立一个股民的虚拟社区,进行证券投资的交流咨询。虽然因为种种原因没有成功,但这件事却令我们对网络业的发展又有了一个新的认识。
我们三人把目光投向创业大赛其实也属偶然,由于创业需要资金的支持,一方面想通过大赛完善我们的创业计划,另一方面也可以接触更多的风险投资方。选择图书出版作为我们网站的方向,主要基于对该行业未来发展的预期和对加入WTO后这一领域的巨大潜力的考虑。我们为“东方书缘”网站的经营理念提出了全新的BCB模式,这完全是基于网络业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因为网络不仅仅是中介,它不能仅依赖从实物经济领域分取利润来生存,而要创造新的利润增长点,所以从“寄生”到“自生”是当前网络业从无序到有序的关键。
我们对于投身网络业的初衷并不为了暴富。说一点都没想过发财,那也太虚伪。但我们认为钱只是事业的附属品,但不是最终的目标。对于学证券专业的我们来说,知道钱来得快,去得也快。资金的流动不是我们关心的焦点,我们注重我们的网络以及出版行业的事业性。所以我们并不为比赛而比赛,我们更关注整个项目和网站的可行性规划,因为我们将与我们的事业共成长。董川峰
扶持学生创业的
原来也是学生公司现在,学生正成为网络创业的先锋,因为网络产业作为一种新生事物总是最为处于求知、猎奇前沿的学子们所接受,学生自办网站在高校中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学生的青睐。
主办“意肯杯”大学生网络创业大赛的意肯商务信息咨询有限公司,起初就是由上海财经大学的3个国际投资专业的大学生和1个学会计的女孩一起创办的。当最初由学生自己投资的十万元即将用尽时,网站正处于嗷嗷待哺的阶段,今年3月,上海财经大学科技发展公司对该学生公司进行了增资、重组,学生占20%的股份,公司在引进资金的同时,也引进了先进的管理模式。
现在意肯商务信息咨询有限公司的运作模式正走向管理正规化。由上海财经大学科技发展公司的丁振国任总经理负责企业的发展规划,学生毛冰兵任副总经理搞日常管理,公司现有专职人员6名。公司还设立了技术研发部、创意制作部、市场推广部、信息部、策划部,主要由大学生兼职从事工作,以吸引更多的学生加盟创业。
对主办此次网络大赛,意肯商务信息咨询有限公司有他们的最终目的———在高校中发掘网络人才。对在大赛中有创意的计划书,公司将给予资金、技术、设备上的支持和扶持,学生可以以技术入股的形式参与到公司的运作中来,给公司注入新的生命力。 本帖最后由 LUCK\波 于 2007-12-29 15:56 编辑 ]
上一篇:创业赚大钱的“九把刷子”
下一篇:创业者的领袖气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