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这个社会由各式各样的组织构成,企业、机关、学校、事业单位、文化团体等。要周一至周五的每个八小时里,在这些组织中,时时刻刻都有指令在发出。这些组织也正是在这些指令的指引下运转着,变化着。
当然,仅仅有指令,并不能使组织运转起来。组织运转除了依赖于指令外,还离不开执行。可以这样说,指令决定着组织运转的方向,而执行决定着组织运转的速度、效率、效益等。
通常,组织的决策者都要绞尽脑汁,才能思考出组织运转的方向,并发出指令。他所期望的是,他所发出的指令得到不折不扣的执行,并发挥应有的作用,进而取得满意的结果。
而事实上呢?决策者发出的指令,常常都达不到他所期望的效果。
问题出在执行上面。
面对一个组织,我们看出它的问题所在并不难,想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也不十分费事,但是,要将我们想出的办法执行下去,却常常比登天还难。
在各式各样的组织中,50%的指令被变通执行或都打了折扣执行;30%的指令有始无终,最后不了了之;15%的指令根本没有执行;最多还有5%的指令真正发挥了作用。
智力刘有价值的,有时候还是价值连城的。有一个产业叫智力产业,管理学家、咨询大师、组织顾问等,都是这个产业的推动者,同时也靠这个产业生存。他们的解决方案,可以比作一柄锋利的宝剑,但他们每每有这样的无奈感觉;举起宝剑,用尽全力刺过去,刺中目标时,却发现是刺在一团棉花上。
问题出在哪里呢?
出在执行上面。
每一分钟,每一秒钟,都有大量的智力成果被浪费。
组织的决策者熬白了头发,他的指令却一个又一个化为泡影;组织顾问们思考得满脸皱纹,他们的方案却没有起到预期的效果。
那些自以为聪明过人的执行者们,或者看起来精明能干的执行者们,却个个都如来自远古时代,无法与当今时代的智慧达成共识,无法理解这些当今时代的智力成果,更无法执行这些智力成果。更为气愤的是,他们即使能够达成共识,能够理解,却不愿意去认真执行。
在这种时候,决策者们,以及组织顾问们,怎能不怀念那个把信送给加西亚的人——安德鲁·罗文呢?他接到的指令是“把信送给加西亚”,他要执行的任务是不折不扣地把信送到加西亚手中。
世界上只有一个安德鲁·罗文,而需要送信的却数也数不清,即那些发出指令的组织者和组织顾问 。
“谁能把信送给加西亚?”
这个声音很响亮,因为发出这个声音的人大太多了。
这个声音充满渴望,满怀急切。
“我能把信送给加西亚”。
这个声音却问题那么微弱,因为千百年来,主动地、勇敢地站出来充当执行者的人是那样的少,很多执行者都是被动地、缺乏勇气和信心地充当着执行者。
___如果,当写信人把信交给送信人,对送信人说“把信送给加西亚”的时候,他能发自内心地加上一句“你办事,我放心;”
___如果,当送信人从写信人手中接过信,对写信人说“我能把信送给加西亚”的时候,他能发自内心地加上一句“我办事,你放心”;
___如果,所有的指令都得到贯彻执行;
___如果,所有的方案都得到推行落实;
那么,我们这个社会一定比现在进步至少一百年!
《谁能把信送给加西亚》这本书推出的目的,就在于让写信人的智力成果不被浪费,它分别从写信人的角度和送信人的角度,告诉写信人如何培养出可以对他说“你办事,我放心”的送信人,告诉送信人如何成长为有实力对写信人说“我办事,你放心”的合格的送信人。
上一篇:分享资料--谁动了我的奶酪
下一篇:分享资料--六十八个经典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