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一份由工信部主导制定的中国电子信息产业振兴规划(2009年—2011年)初稿(下称“规划初稿”)已正式完稿,规划中将提出加快实施一批重大工程,主要涉及集成电路、平板产业、3G、宽带通信等。
“我们认为此次规划和十一五规划的一个重要不同,是以推广国产产品、扶持国内企业来扩大内需、应对危机,这将刺激相关行业龙头公司收入增长,扭转市场因外需下降而产生的悲观预期。”据一位对该初稿内容有所了解的行业人士说。
十大措施应对三大任务
电子信息产业目前面临巨大挑战,发展增速呈现急速下滑趋势。为应对目前电子信息产业所面临的困境,该规划初稿中明确提出未来三年(2009年-2011年)振兴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的目标:实现产业稳定增长,未来三年继续保持二倍于GDP增速的增长速度,力争如期完成“十一五”规划产业规模发展目标;结构优化取得成效,软件和信息服务比重提高到15%,加工贸易在出口总额中的比重降至75%,初步赢得核心产业发展主动权;不断增强创新能力;产业自身发展对GDP增速的贡献不低于0.7%,保持外贸出口稳定,占全国外贸出口比例保持在1/3以上。
为实现上述四大目标,该规划初稿提出了在未来三年,将以十项政策措施六大重点工程应对三大任务。
该规划初稿指出,近三年内,振兴电信行业的三大任务分别包括:核心产业重点突破,逐步掌握发展主动权;振兴传统骨干行业,确保稳定增长;以应用带发展,形成新的增长点,促进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加速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刺激国内市场消费需求,推动业务创新和服务模式创新,以新需求带动新增长。
而以此为目标,即将上马的六大重点工程分别包括:集成电路产业技术水平和产能提升、平板产业升级和彩电工业转型、新一代移动通信(TD-SCDMA)产业完善、数字电视推广应用和产业链建设、计算机和下一代互联网应用、软件及信息服务培育。
其中更涉及到包括:支持“909工程”升级,建设12英寸、65-45纳米的集成电路生产线;支持骨干企业建设6代以上液晶屏(TFT-LCD)生产线;通过电信运营商在3年内完成覆盖全国的TD-SCDMA网络建设,带动国内通信设备制造业发展;建设基于自主音视频标准的数字电视内容综合服务体系(平台);建立国家数字电视应用工程中心,支持数字电视专利池建设,进一步制定完善相关配套标准;三年内完成政务外网向下一代网过滤;实施政府国产软件替代计划等等一系列具体的工程计划。
为配合该六项重大工程的十大政策措施则包括: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加快出台和落实财税扶持政策;加大对外向型企业的支持力度,将彩管、玻壳等25种重点电子产品出口退税比例升至17%;扩大国内需求,推进第三代移动通信网络、下一代互联网、数字电视网络建设、形成6000亿元以上的投资规模等。
1.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国家新增资金投入向电子信息产业倾斜;
2.改善投资环境,加强产业基地公共基础设施和支撑服务条件建设,鼓励地方政府进一步调动资源支持企业创业发展,帮助有困难的企业渡过危机;
3.加快出台和落实财税扶持政策,加快出台进一步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的若干政策,继续延长原来鼓励政策实施期限(延续集成电路进口设备免进口环节增值税、延长2010年到期的软件产品增值税政策),免除软件企业营业税,落实2008年财税1号文有关优惠政策;
4.加大对外向型企业的支持力度,将彩管、玻壳等25种重点电子产品出口退税比例升至17%,加大出口信贷、信用保险等方面的支持力度;
5.支持信息技术在传统产业中的应用;
6.强化自主创新能力建设;
7.完善融资体系,落实金融促进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坚持区别对待、有保有压原则,加大对电子信息产业科技创新、技术改造和兼并重组、区域协调发展的信贷支持;
8.支持优势企业并购重组,金融机构优先对电子信息企业重组给予支持;
9.扩大国内需求,推进第三代移动通信网络、下一代互联网、数字电视网络建设、形成6000亿元以上的投资规模。逐步将政府部门(含事业单位)使用的国外软件替换为国产软件。出台鼓励光伏发电的扶持政策,启动国内光伏发电市场,开展光伏并网发电应用示范;
10.建立产业安全和损害预警机制。
上一篇:中国产业用纺织品发展潜力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