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论坛 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论坛 - 详情
05年还在读书时收藏的几个创新创业项目三 发表时间:2007-10-20 21:11 浏览数量:3166

小区垃圾“转包”-“捡”垃圾开起连锁公司

洪宝华,40岁,苏州人。

创业理由:“承包”小区垃圾,每个小区每月至少能净赚2000多元。

拣垃圾能赚多少钱,或许一般的人不会了解。但苏州“破烂王”洪宝华靠5年的拣垃圾积累,已经把拾垃圾的业务拓展到了昆山和扬州,下一步还要到南京拓展“业务”。

其实他的“垃圾创业”纯属偶然。5年前,他在苏州某工程队干活,谁知老板跑了,他一分钱没拿到,可又不愿意回安徽老家,走投无路时就开始以拣垃圾为生。一天,他在一个小区门口被保安拦下,保安表示小区有专门的保洁员。可他清楚小区的垃圾资源十分丰富,他的脑中灵光一闪,就想到了向小区物业承包收垃圾这个新点子。经过多次磨合,他签下了承包协议,按协议,他每月要向物业缴纳1000元承包费。但这个小区共有800多住户,一个月的生活垃圾能卖个三四千元,洪宝华每月净赚2000多元。以同样的方式,他又包下6个小区的生活垃圾。业务扩大了,人手不够了,他就雇了工人帮忙。到2003年,苏州楼盘到了集中上市期,洪宝华又将视线从生活垃圾转移到了建筑垃圾:“以一户120平方米的房子来算,装修时要向物业交5元/平方米的垃圾费,一共是600元,物业往往把这一任务以200元转包出来;别墅的面积要大一倍多,收费则一般为450元/户。”

洪宝华测算,现在的新小区一般是1000多个住户,常常都有100多户同时装修,收入很可观,还顺带在小区打空调洞、卖水泥黄砂等生意,这样下来,一年就能净赚十几万。现在,洪宝华手下有几十个工人,租了几辆卡车,每天定时去各个小区取垃圾,建筑垃圾中有些可以挑出来卖,不能卖的,就直接送到当地的垃圾填埋常不知不觉中,洪宝华的生意越做越大。

3年前,洪宝华又让哥哥去开发昆山的市场,如今已有3个千户小区的建筑垃圾归他“经营”。扬州的客户也已经主动找上门来请他前去“拣垃圾”。下一步他的公司将进入南京。

旧报纸里有商机-“生日报”专卖店月入7万元

郭江,37岁,四川人。

创业理由:每天都有很多新报纸变为旧报纸,我们不是把它们随手扔掉就是垫了抽屉,为什么就不想想如何从旧报纸中赚到大钱呢?郭江是“生日报”专卖店的创立者,其创业之旅充满了偶然。

2002年,郭江有个朋友帮助华东一大型图书馆设计信息化报纸检索系统,图书馆将大量的报纸扫描转化为数字信息后,只留了一份原报,把剩下的近5万份旧报纸全部送给了他。

这么多旧报纸拿来干什么呢?

郭江突然灵感一现,回想起他曾从电视上看到的一则报道:2001年当中国申奥结束后,中国申奥功臣何振梁先生收到一份令他特别感动、来自国际奥委会的礼物——1929年他出生那一天的英国《TIMES》原版报纸。

正和朋友筹划生意项目的郭江认为这是个很好的创意!我不如再多收集旧报纸,当作一分特殊的生日礼物售卖。

他发动20多个朋友跑遍了大江南北,遍访各大城市的博物馆、图书馆,收购它们多余的存报。经过近两年的奔波筹备,郭江收集的报纸数量达到了80万份。从1927年开始到现在,几乎每一天出版的各类报纸在里面都可以找到。

2003年,郭江的第一家“生日报”专卖店开张,按均价每份200元的价格,平均每天能卖出1—2张,而有的老报纸能卖到上千元的高价。

如今,郭江的“生日报”在北京、上海等几个城市都设立了销售点,生意都十分兴隆,深圳月销售额基本在1万元以上,全国月总销售额为7万元左右,而且还在继续高速增长。不到两年,这些旧报纸已经为郭江带来了30多万元的收益。

Copyright© 2025 创业加盟网all Rights Reseved. http://www.cyren.cn/靠谱的创业加盟网站,助各位正在投资创业的朋友实现创业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