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区学院西路的几家眼镜专卖店里,许多在温州大学城就读的学生都在忙着试戴眼镜,其中大部分都是老顾客。记者在学院西路走了一圈,发现从双井头到党校这段路上一共开了14家眼镜专卖店,大的有好几百平方米的医学院眼视光眼镜中心,小的只有区区十几平方米。这里俨然成为“眼镜一条街”。
市区眼镜店的变迁之路
在学院西路大公明眼镜公司,记者碰到了号称“温州眼镜第一人”的谢公明老师傅。谢公明在温州开眼镜店有24年了,最早开在公园路1号。那个时候公园路是市区眼镜店最集中的地方,最多时有5家店。后来公园路一带拆迁,那里的眼镜店也陆续搬离。“大公明”从公园路搬到人民路,去年才最终落户学院西路242号,前后已经换了7个地方。
“大公明”的搬迁之路,也是市区眼镜街的变迁之路。记者路过曾经的“眼镜街”公园路和人民路,发现那里现在仍在卖眼镜的只剩五六家。跟现在学院西路14家眼镜店的规模的确不能相比
三年前,谢公明曾经离开温州眼镜店回老家瑞安马屿休息。去年上半年,71岁高龄的他重新回到眼镜店,第一件事就是把眼镜店从人民路搬到学院西路。现在这里的生意比人民路起码好了一倍,平均一天能卖掉15副左右,而且店租只有原来的一半。
每家店都有自己的品牌
记者从学院西路的光正眼镜等多家眼镜店了解到,这里销售的眼镜品种覆盖高中低三个档次,价格高的进口眼镜接近2000元,最便宜的老花镜只要20元。除了眼视光眼镜中心不能讨价还价外,其余13家专卖店都可以讨价还价。
在这里消费的最大群体就是学生,一般消费的价位在200—300元,最便宜的学生眼镜只要80多元。即使像温州医学院、温州大学这些高校搬离了学院西路,但是很多学生还是愿意坐一个小时的公交车回到老地方买眼镜。再加上周边增加了好几所中学,所以学生的消费潜力非常大。
每年的两次开学前夕都是学院西路眼镜店生意最火的时候,也是各家专卖店竞争最激烈的时刻,配眼镜送镜片、送护理液等优惠活动就非常多。就在平时,学生的消费额也占到这些眼镜店总营业额的一半。在形成眼镜一条街之后,各家专卖店都学会了错位经营,每家专卖店都有自己的品牌,很少看到一个品牌眼镜在多家店里出现,这样各家店都形成了各自的特色和固定的消费群。
据记者了解,目前学院西路14家眼镜专卖店中,大部分负责人都来自瑞安马屿。瑞安马屿有“中国眼镜之乡”之称,但他们店里却很少销售瑞安产的眼镜。这一带的眼镜店大部分销售的是产自北京、深圳、上海和江苏丹阳的眼镜,而瑞安产的眼镜大部分销往省外。
上一篇:创业实战初级教程(转载)
下一篇:夏天最赚钱的小本买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