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散淡人生
序言
这是一个真实的正在发生的真实创业故事。这个故事的主人公不是1个人,而是一个团队。故事中团队里每个人都是靠摆地摊挖掘到人生第一桶金,每个人都将是地摊状元,每个人一年都可以靠摆地摊保守的赚到20万,当然摆地摊也是每个人事业的过渡期。在以后许多的日子里,我们将一起见证这个团队的成长历程。
这个真实的故事主人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老鲁创业实战团队》。
正文:
在静静的夜里,我写下这个题目,自己都热血沸腾。但是我不是痴人说梦话,我在脚踏实地说和做。
2008年以前我在博客里写过一篇文章《摆地摊不是创业》。2008年我已经修改了思想里的偏见,把摆地摊做为创业的一种形式深度认可并探索。从我下面的连载里,大家可以走进一种对地摊的深度理解和观念转变过程。共同走进地摊的深远境界。
我希望我对创业和创业团队的探索记录,可以让更多人受益.能让更多人在创业思维上有所突破。完成我为更多最初创业群体无偿帮助的最终目标。
最早的话题还要从08年我的一个家乡朋友说起。L是我从小朋友,算红颜知己吧。她在外闯荡多年,今年辗转到天津打工,在一个美容院里做高薪工作,月薪5000.因为一年里我们联系少,那天突然想起她,就给她打了电话,她告诉我她从南方辞职了,还有一些在天津的现状。我说你这不是还在打工吗?按你的能力你自己为什么就不能为自己做呢?你想做啥都行,只要你自己尝试。我这个朋友是个能力很强的女人,从04年开始我就告诉她,只要你不自己为自己工作,几年后你还是现在状态,最多你的工资多个几千块。但是她不信。从04年到08年,每年我几乎有2次电话里提到相同的话。1992年她在绿丹篮公司的底薪就是2000元,2008年不过是一路折腾16年工资多了3千而已。08年的那一天,我依旧说了和每年相同的话:“L,你就不能相信我一次吗?如果你自己做,我帮你选项目。”L最终动心了,我对她说,只要你同意我给你谋划一条路。她在电话里说,好。
我想了一晚上,第2天我从外地给她快递10个相同产品。3天后她收到样品,我告诉她如何验证,滔滔不绝的讲为她铺的路。3天后她辞职了工作。最初她的试验在天津塘沽,一个小时赚了108元,这让她信心大增,之后给我电话:“恭喜你,把我送上道了。”之后我在博客写了篇《投资2500每小时赚108》。现在的她已经今非昔比,就靠1个产品,每天可以稳定在800左右的利润,已经和我做商铺巨额投资的收益了差不多了。她每天忙碌现在也很少联系我了,她过的好我就没有了挂念,我们的连载里L只是一个引子而已。我要说的记录的是一群人的创业过程。
有朋友的初步试探成功,我把这个小项目公布到《老鲁创业团队》的平台QQ群里,鼓励我们所有18个队员操作。从那时候起,我开始关注地摊。认为地摊可以挖掘的空间潜力很大,越来越有兴趣。这个小项目公布到平台,队员兴趣平平,各种可笑的问题接踵而来,很多人挑出各种毛病和各种理由不操作或刚开始操作就垂头丧气了,把我气的多次鼓励之后,我也厌倦了。后来我想共同的机会,随意你们每个人怎么走。我厌倦了听各种本质是懒惰的声音。因为厂家一次最少5件货可以发出。团队就采取5件货发到一个人那,再给每个队友。我记得一个队员说没有钱,要和我借钱,我说如果几百块钱都不能筹措到,还是没有尽力,没有尽力是不能养成的习惯。我不能惯着,这种思维延续。自己的梦,自己圆。我贫穷时候的话,给了他们。在那之后我有段时间没有去团队平台。有了队友间合力,每个人几百元就可以操作这个小项目,提供这样低的起点,我尽力了。
什么才叫机会呢?只有做大生意,开公司才叫创业吗?才是创业者的梦想吗?以小搏大的巨大空间潜力,为什么视而不见?我说了如果不做以后,所有产品我全部回收,0投资风险啊,为什么不尝试?还一口一个创业,一口一个梦想,那一段时间我为团队的表现想不通。更有些伤感。
隔了一段时间我再去QQ团队平台的时候,发现一个平时根本没有引起我注意的编号09队员,已经在本次集体活动中崭露头角。这1个产品,他每天早市和夜市摆地摊可以赚到200多元。我开始关注这个失业在家的青年,并让所有操作的队员向09学习经验和交流探讨。从项目公布为集体参与活动级别,到这个时期整个18人团队操作尝试的可能就五六个人,队员17和13也有些业绩,但和09还有一段距离。
累了,有空在写吧。
本文转自:老鲁创业实战团队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