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喜欢跟小孩子一起玩,不单单因为他们活泼、可爱、有活力,更可以从他们身上看到自己很多从未意识到的行为、思维问题。
昨晚在跟几个小孩子玩网络游戏时又发现一个现象:必须得让孩子从小先学会玩游戏(网络游戏)后再去上学。
这问题听起来貌似非常荒廖,但其实是有一定道理的。那几个孩子是我两位好朋友的宝贝(一位生1、一位生2),三个孩子都已经小学,兄弟俩的稍微大些,同样都非常喜欢网络游戏!其中为独子的那个是在上学前就已经会网络游戏了,但他完全不用父母操心其学习,且记忆力相当好!!他每天放学首先必做的事情就是(做作业、朗读及主动找父亲背诵),而作为兄弟俩的那两个可就糟糕透了!没接触网络游戏前基本全排在班里前5-10名内,后来接触到网络游戏后成绩就开始一落千丈了,且作业开始得等到父母过问才会想起要做!就算做了也是应付式的!
为什么“独子”的那个会比“兄弟俩”要来得有自制能力呢?为什么他们三个每天在家都几乎同样面对电脑打3-4个小时的游戏(周末可以说是全天候的),而对待“学习”却差异会如此之大呢?
道理一个:(洗脸、刷牙、吃饭)会妨碍到孩子(学习、做作业)吗?
是的——模式,从小培养孩子的生活模式,当孩子已经把游戏当作是日常生活中理所应当的一部分(洗脸、刷牙、吃饭)时,诱惑何在??而“学习”——很自然的就会成为他家庭生活外的另一部分了(责任、唯一的责任)。
反之——先上学,那么学习对孩子来说已经是生活外的另一部分了,再跟同样也必需得花时间摸索的“网络游戏”这种新奇、刺激的玩意相比时,所有家长们你们认为孩子有可能会自觉的选择学习而抵制诱惑吗???这时的“学习”估计在孩子的潜意识中已成为是“负担”而不是“责任”了!!!
况且玩“网络游戏”也不见得就对孩子全无助益。孩子在未有文字意识前玩游戏很自然的会碰到游戏设置的问题,很显然——他不懂,那么他靠什么来判断设置功能呢?于是他很自然的会“这怎么弄”“这是为什么”“上面写的是什么”等等。。。。。。这时孩子的主动求知模式、记忆模式才是有意识的正式启动,他必须得牢牢记住上面的字体及意思,才能在没帮助的情况下对游戏进行再设置、再调整。所以孩子一旦培养出这种“惯性潜意识” ,到上学后他很自然的会对每个不懂的环节提出疑问、弄懂并且快速吸收。玩游戏则对他来说仅仅只是跟“吃饭、洗脸”一样,两码事,一点冲突都没有!
想到这里时忽然注意到鼠标箭头,我们都知道,大凡刚接触电脑时鼠标指针的方向都是指向左上方的,人们也就很自然的接受了这一模式,然当你习惯后再把箭头改向指向右上方或其它方向时,我想用的人肯定非常的不习惯甚至是“冒火” !!呵呵 至少我试了一下是这样!! 这就跟上面我所提到的“孩子先学游戏,后上学”的问题是一个道理了!
我将来的孩子我一定要让他先学会用左手用鼠标,毕竟对我们日后可以说直接有利益助益的是小键盘(算盘),至于打字嘛,肯定还是得用双手了。
也问过自己,是不是在“创业”二字上已经被其左右,是否已经形成一种潜意识过于执著的惯性?总想着该如何如何创新,一定要做到什么什么程度(每个创业者不同程度都会有的思维模式)。如果我不刻意去想这些创业、创新的问题,我就不创新,就不直接跑市场,渠道也不按原来渠道走,是否也能有适当的途径得到现在已有的?
呵呵 对于这些问题本人暂无法找到答案,我没学过“逆思考“这类咚咚,如各位朋友有兴趣的不妨就“思维惯性”这问题来讨论一番。
:handshake :handshake :handshake :handshake :handshake :handshake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