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论坛 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论坛 - 详情
与李嘉诚先生合资 发表时间:2008-01-21 10:40 浏览数量:2403

1,需要说明的事

在叙述这样一个过程的时候,要说明的是,除了我所经历的事,在说没有经历的事的时候很可能有不准确的地方,请不要误读。

据讲,1996年,当时的领导人对李嘉诚说,你到黑龙江去开发一块土地,办个现代化的农场,起个示范作用。

在选址上,省开发办定在了齐市地区。他们主要考虑,其他地方都有合资项目,当时齐市还没有。另外,这里的土地开发还有潜力,土质又好。当时说李嘉诚来开发,齐市的领导还不相信,所以并不积极。李嘉诚方面派出的项目代表是一个弱小的女子,更让他们怀疑。齐市开发办配合省开发办到到处选址。最早选在梅里斯区,基本定下来之后,又因价格原因再起波折。据国家一位负责开发的同志讲,梅区开始不相信这事是真的,后来确信后,连夜给港方打电话,说地价还要往上调,港方对梅区产生想法,认为这种变来变去的地方,以后就是谈成了,也不好处。于是取消了和梅区的联系。据梅区讲,他们怀疑这不是真的合资外,农民的土地也不好协调,他们怕以后出麻烦。其实是他们不相信是真的。我们合资成后,他们还告诫我,不可能是真的。

放弃梅里斯后,又选择了甘南县。甘南县把合资地块选在了音河水库的下游,音河套子里。这里土地肥沃,但易涝。甘南县开发办已经把这块土地进行了出租。听说要合资,承租方急忙翻地,提高地价。让考察的领导很为难。当时齐齐哈尔开发办的主任姓关,和哈拉海军马场很熟,他曾经在马场附近的林场当过场长。那一天从甘南县回来,路过军马场,就柺了一个弯,进了军马场。

这一转,转出了哈拉海一段合资的历史。

时间是一九九六年七月二十六日。

据当时的人回忆,他领着港方代表到草原上,看到这么广大的草地,他们很欣赏,而且还是军马场所有,这就有了合资的基础。因为在这个时期,能耕种的土地几乎都被耕种或占有了,找一块能合作的土地非常不容易。港方最后确定下来,出于这样的考虑:土地连片,中间没有能引起纠纷的地块;地权为军马场所有,比在农村买地要麻烦少。但是他们不懂农业,不懂土地,这些地大部分是碱地,涝洼地,耕种的可能性小,风险大。他们请专家出论证报告,专家自然向着我们说话。当时水稻的价格很高,他们开发水田很具备前瞻性。专家们也指出开发的范围是湿地,但是种水稻和湿地不矛盾。一本厚厚的论证很有学术水平。

当时的哈拉海正处在困难时期。职工开不出工资,草原承包年年亏损,即使不亏,也只有在账面上盈利,外欠款收不回来。现任场长想通过合资改变这种状况。合资投入12万亩土地,补偿金1600万,足可以救哈拉海以水火。何况,地不是好地。合资的那片土地都在滞洪区范围内,港方要想种地,必须修水利,他们把水利修好,场里同样受益。当时的顾问丁总工程师,年轻的时候就参与这里的治水,他对一边治水,一边种地很有信心,提出大的治水方案和小围小垦的种地措施。

好事多磨。合资启动就有很多事要做。当时的沈阳军区工厂管理局同样是由怀疑,相信,到支持。当时的场长为办好这件事,费尽心机。土地证要办,项目要审批,具体事宜要谈,后来终于签订了草拟的意向性合同。正式合同也准备完毕。

我在1997年底接任场长,上级要求我第一件事就是把合资的事办好。

2, 合资纪事

   我和合资方协商后,认为上届班子已经将合同研究完毕,内容已经确定,不需要再做修改,下一步是签订合同的事。我们合资方是李嘉诚旗下的和记黄埔公司公司,总经理杜志强先生不能到哈尔滨来,一是忙,主要是这里冷,他受不了。为此,我们商定到深圳去签订合同。

   时间:1998年3月21日

   地点:深圳市京都饭店

   参加人员:我方有工厂局马场处的苗春勤助理,我,刘爱军。

省开发办的史青衿主任 ,

   和记黄埔公司的总经理杜志强,项目经理裴旭

   合同签的很顺利。一切都按照程序进行。签完合同,大家在餐桌坐下,开始就餐。听说杜总是美国斯坦福大学毕业的,但吃起饭来很随便,他用手拿起面前盘子里的猪蹄子往嘴里放,还不住的招呼着我们,让我们快吃。他胖胖的,圆圆的脑袋,后来我和他接触,发现他确实是一个经济动物,他来的场里考察的时候,对每一个问题都很敏感,我唯一赢他的,是让他多喝了一杯酒,在进场食堂的时候,他说我就喝一杯,我知道他说的一杯是小杯,我的杯是大杯,我说行,就一杯,坐在桌上看到我的酒杯他知道上当了。但他说话算数,还多喝了一杯。这是后话。他在运作宝洁公司股份的时候,都是几十亿的赚。这里还有一个插曲,合同签订的午后,我发现签订的文本有漏洞,我们只签订了章程,而合同部分没签,需要补上,我们签完后,杜总已回香港,只能把文本又捎给他,他又签上,其实,这不算什么。

   本以为合同签订后,以后的事会好办,但是审批土地成了最大问题。

   按规定,这样大的地块转让,地方需要国务院批,部队需要军委批。我们报上去后,困难也就来了。先是核查,后来营房部认为土地法没有说明这样的合资可不可以。主管的助理还拿出当时国务院的一些事例告诉我们办理之难,最后我们一直找到国土资源部法规司,在政策法律上没有问题了,最后才同意上军委会。听说某天军委开会了,我很兴奋,等待着结果,后来说,会上光研究一件事,就散了,我们就再等。军委会的议题很多,我们的事排第六项。后来每次听说开会了,都很盼望,但议到前两项就散会了。最后经最高首长批下来是98年7月22日。

   这件事的运作过程中,得到了我们场在北京当兵的张权的帮助,他帮助直接找到了总部的秘书。也得到了一些朋友的指点。北京城鱼龙混杂,办事很不容易。我们住在十几元钱的招待所里,天天面条充饥,当时怕办不成,花很多钱,不好交待。当时工厂局有三个项目报军委,只有我们的报上去了。看到那两个项目的办事人,住五星级宾馆,每周坐飞机回家休息,我们不仅不羡慕,还觉得很踏实。在工厂局开会,喝酒的时候,大家庆贺我,想到这件事的酸甜苦辣,我不禁泪水滂沱。

  土地批下来,下一步是办土地证。

   我们在合同里承诺,办土地证的费用有我们花。这是港方聪明的地方。当时黑龙江对合资土地有一个规定,按平方米收钱。我计算过,如果按照规定办,交部队的,交地方的都加在一起,我们得到的补偿金不够交的。那么,合资还有什么用呢。也许天下好人多,也许当时的军马场太困难,无论是部队的领导,还是地方的干部,都给哈拉海以照顾。我在感动之余,请他们到歌厅唱了一次歌。当时正是冬天,穿薄了冷,穿厚了臃肿。我买了一套保暖内衣穿上,歌厅里很热,保暖内衣又不透气,我热的汗流浃背,一会到外面寒风里冻一下,再回到房间里听唱歌。这样往返了几次,他们以为我请唱歌不情愿,就早早的散了。

   在报批办理手续的同时,土地开发的具体工作也开始了。为了把港方栓住,我们串了1万多亩地让他们先种。港方也很配合我们。98年大水,合资地块全是水。杜老板要来亲自看一看。为了掩盖洪水的痕迹,他们买了20台水泵日夜的抽水,等杜老板来的时候,路两侧的水全抽干了。但是忘记把路沟里打鱼的网拔掉。幸亏杜老板不明白,有惊无险。

   在这同时,地方还在闹湿地的事,使港方的其他项目不敢在这做了

   3,合资的利与弊

合资对哈拉海的最大好处,是完善了场内的水利工程。港方投资5千万,不仅把场内所有的渠坝都提高了防洪标准,还为了保护自己的农田,做了新的工程。港方的地都在滞洪区内,他的地淹不着,场里的地就更淹不着了。实践也证明了这一点。除了内涝,可以说,哈拉海对外水的防范基本解决,没有合资,是不可能的。哈拉海的生存威胁就是水灾,哈拉海人为了治水干了几十年,也没达到这样的程度,一是他们资金雄厚,二是现在的设备也先进了,三是工程标准要求高。因为合资,哈拉海从外水灾难中解放出来,这是最伟大的事件,将载入历史。

其他如修路,种水稻都做出了贡献。开发出的这么些土地,给场里的居民提供了生产的地域和挣钱的去处。

合资的最大弊端是合资公司没有发展起来,没有取得应有的效益。

   历史还很长,千秋功罪,自有评说。很多事当时是对的,过几年也可能是错的;过去是错的,现在可能是对的。任何事都不能脱离当时的环境去结论。

   这是李嘉诚先生在国内第一个农业项目,在黑龙江的第一笔投资。他还让给他作专题的记者专程到哈拉海来采访,记者说,李先生念念不忘黑龙江的那片土地。

Copyright© 2025 创业加盟网all Rights Reseved. http://www.cyren.cn/靠谱的创业加盟网站,助各位正在投资创业的朋友实现创业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