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论坛 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论坛 - 详情
释放青春的能量,点燃创业的梦想 发表时间:2007-10-28 11:03 浏览数量:4889

大学生创业是指大学生新创公司或企业,自己是企业或公司的主人。专家指出,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不仅解决了自己的就业问题,而且还给别人提供了就业机会和岗位。对当代大学生来说,自主创业是一条光明之路,希望之路。

  1. 当前的就业形势要求更多有条件的大学毕业生选择创业之路。众所周知,劳动力过剩,就业难在我国是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随着大学扩招,毕业生的迅速增加,而社会需求基本上保持在扩招前的水平,而且许多单位希望应聘者都能有几年的工作经验,毕业生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面对这种形势,受过高等教育并具备一定创业能力的大学毕业生,选择自主创业既可以为自己寻找出路,又可以为社会减轻就业压力。

  2. 大学生自主创业面临着良好的环境。目前,从中央到地方到各个高校都热情鼓励、支持大学生毕业自主创业。各级政府为大学毕业生创业制定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各高校为大学生创业也积极创造各方面的条件,对有条件的大学生来说,自主创业已经具备了难得的机遇。

  3. 大学生创业的路子相当地广泛。许多大学生创新意识强,有自己的专利或开发项目,创办高科技企业,是创业的一条理想之路。除此之外,还有许多创业之路可供选择,比如,一些毕业生运用自己的专长、特长,个人或合伙开办餐馆、书店等等,这些都属于创业的范畴。

  4. 当然,先就业再创业也不失为明智之举。有些立志创业的毕业生由于缺乏创业的经验,或由于缺少创业的资金,先加盟与自己创业目标相符的公司,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积累了经验,积蓄了资金,在时机成熟的时候再独立创业,这对许多要创业的毕业生来说,也许是更理智、更稳妥的选择。

  创业思索

  如何看待学业和创业

  近几年来兴起了一股“大学生创业”热潮。他们是无钱、无权、无势的“三无”学子,凭着知识和激情纷纷汇入创业大潮,成为中国社会的全新景观。许多还未毕业的大学生也心急火燎地上阵助威。在未毕业时创业是否会影响学习呢?

  广州某大学法学院大三学生小楷,看到有不少老乡没有什么文化却开办服装厂,为一些大公司和外贸公司生产服装,利润很高,也想一试身手,心想他们都可以,自己肯定比他们行。于是,他整天忙于借钱、寻找客户和进货渠道、寻找廉价技工、购买简单设备、租场地等准备工作,两个多月下来,人瘦了一大圈,钱赔了一大笔,什么也没做成。最惨的是,大学两年小楷的成绩都在班级名列前茅,很有希望保研,自从这两个月忙于创业,功课全都落下了,小楷悔不当初。

  当然,也有人认为创业不会影响学习。

  一家以服装和饰品为主的小店,是某学院工商管理系二年级的两个男生共同投资1.2万元开设的,经营的服装售价在五六十元左右,还有百余款可爱时尚的小饰物。据店主小王介绍,开业以来,生意一直很好,尤其是晚上,生意特别好,要到九十点才关门,顾客70%~80%是本校和附近学校的学生,其余是周边居民。尝到创业甜头的小王说,他有这份创业激情,从一开始就做好了可能会失败的准备。既然来创业,难免有挫折,开店的目的主要是锻炼自立的能力,把所学的知识“市场化”。说到边创业边学习会不会影响到学业时,小王说,由于他临近毕业,也正是出来实习的阶段,和学业根本不冲突,反而可借助这个机会来证明自己是否有经商的才能,而且创业的过程也就是学习的过程。并且就算学校有功课也能在课堂上完成,上课时完成学业,课余时出来创业,一举两得。

  大学生在校期间首先应以学习为主,读好书、多掌握相关知识,而现在过早涉及商业,势必会给学生学习造成影响。大学生虽然朝气蓬勃,有理想,但一个人的精力毕竟是有限的。目前大学生只有掌握好基础知识,才能为日后踏上工作岗位积累资本。

  学业和创业其实也是一个互相促进的过程。虽然我们的创业梦想产生在攻读学业之时,但真正投入实施只会在我们完成了大学学业以后。可以说,凡是有创业准备的大学生们,在学习知识和参与社团等活动中要增加更多的目的性,许多同学是在按照各自心中的创业理想,有意识地搭建各自的知识架构和组建创业团队,相信这会有助于我们在走上社会创业时取得更多更大的成功。所以在这里建议大一新生们,在大学四年的学习过程中也要逐渐的规划自己的职业,不要等到临近毕业时“眉毛胡子一把抓”。

  但对于大学生来说,最重要的就是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也就是学习。大学期间是人一生学习的黄金时期,因此这段时间最重要的就是打下坚实基础,另外一个重要方面则是要培养自己的自学能力,这一点在走上社会后尤其重要。学习不要局限于书本上的知识、课堂上的内容,更重要的是把实践和理论联系起来,学会发现,学会探索,学会分析,学会总结,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掘自身的潜力。

  大学毕业生涌向就业市场,僧多粥少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作为即将结束大学四年生活的大学生,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保持一个平稳的心态,务实地面对,把应该进行完的学业进行到底,千万不要因为急于创业而忽视了学业的完成。

  是创业,还是就业

  大学生对待这个问题普遍有两种态度,一是坚持读书将来找到好的工作,例如公务员;另外一种就是“不走寻常道路”,坚持自己创业。身边接触到的一位房地产公司的老板,重点大学法学院毕业后,进入某法院工作,享有众人羡慕的铁饭碗,结婚之后法院很快就会分房,工作五年之后就能提拔,加上各种大小津贴补助完全可以达到小康的生活,这也是多少法学学子渴求的职业。然而他毅然辞去了法院的工作,自己出来创业。当时遭到很多人的质疑和不理解,说是浪费了,走了邪门歪道。但他却说呆在法院才是浪费青春,不过是每天在办公室看看报纸,办办案子,等着分房,等着提拔。一年之后,他自己的创业就有了回报,第二年就买房和买车,他说没有浪费自己的青春等着国家分房子,不然错失的不只是青春的年华,还有自己的激情。

  我们并不想评判创业和公务员的优劣问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和奋斗目标,在此举这个例子的目的在于告诉今天的大学生们,往昔的天之骄子的地位已经过时了,与其坚持着天之骄子的地位而在求职的道路上苦苦求索,不如放下所谓的身价,本来就是一穷二白,打拼一场总比怨天尤人要强得多。

  上班一族,无非是三种情形:工作,职业,事业。工作就是给人打工,赚取薪水;若是工作之中还融入了自己的理想和追求并且坚持了很多年,那工作就成为了一种职业;只有当不再为工资而工作,而是为了创建自己喜爱的产业工作时,那才能成为一种事业。大学生走出校门之后遇到的境遇是多种多样的,创业不仅需要知识,同样还需要胆识和魄力。舒婷有诗云:与其在悬崖展览千年,不如在爱人肩头痛哭一晚。在面对求职和创业的选择时也是如此,求职无门或者不遂人愿,要懂得这一道理。

  当然,创业相比求职而言是一件更有挑战的事情,不能随波逐流,跟随创业的大军一头扎进去,这种做法也是愚昧的。全国几千万大学生,每个人的具体情况、资质各不相同,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做职业规划。

  懵懂女孩两个多月的创业路

  去年,小美大学毕业。还没毕业,她就早已设想好自己该如何去创业。看着学校附近的小吃店,饭店,生意都是红红火火、热热闹闹的,不免有些羡慕兼嫉妒,顿时心里马上产生个想法、自己也来开个饭店,不就是请个师傅,请个服务员吗?简单!而且她在学校的人际关系网不错,再加上弟弟又和她同在一所大学,这样两个人的关系群足够了。想着,梦着,真的连走在路上都傻笑。

  就这样,说做就做,小美把想法、策划,详细地分析给父母听,说服了他们,让他们资助。

  暑假,小美没有回去,而是自己在学校附近乱转,看看有没有转让店面。很兴奋的是终于看见有店面转让,店面还挺大,80平方米左右,可以摆设12张较大的桌椅,看上去感觉不错。老板见她看店,恭维得相当不错,在讨价还价之后,她以为自己砍到了最便宜的价格,谁知朋友却说店里面的东西根本不值2万元,最多8000元左右。更惨的是她连合同都没有仔细看清,之前的老板说合同两年到期,但是实际上是只剩一年了。加上没有考虑地理位置,选在一个很偏的拐角上。店只开了两个多月就带着一身债务关门大吉了。

  这样的事例现在看来并不会让人觉得不可思议,因为类似的例子数不胜数,社会的进步导致人们生存压力的增加,由此而产生急功近利的心理就不足为奇,大学生也不例外。更何况大学生处在生命中激情澎湃的岁月,敢想敢做,无暇顾及可能带来的后果。

  创业永远是诱人的话题。几年来,众多大学生掀起了一浪又一浪的创业热潮,其热情就像火焰一样燃烧,而残酷的商业市场又像海水一样冰冷无情。究竟是火焰能蒸干海水,还是海水能淹没火焰,难以定夺,但无论如何,大学生创业面临的问题实在太多,至少有以下几方面:

  1. 知识限制。创业计划大赛中,评委发现许多创业者无法把自己的创意准确而清晰地表达出来,缺少个性化的信息传递。对目标市场和竞争对手情况缺乏了解,分析时采用的数据经不起推敲,没有说服力等等,这些无一不反映出大学生创业知识的缺乏。

  2. 缺乏经验。大学生有理想与抱负,但“眼高手低”,在创业过程中除了能“纸上谈兵”之外,对具体的市场开拓缺乏经验与相关的知识。

  3. 心态问题。学生创业首先要有“风险意识”,要能承受住风险和失败;还要有责任感,要对公司、员工、投资者负责;务实精神也必不可少,必须踏实做事。

  4. 创新能力薄弱。大学生创业失败的多,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忽视技术创新。

  5. 资金问题。表现在急于得到资金,给小钱让大股份,贱卖技术或创意。另外对风险投资不负责任地使用,烧别人的钱圆自己的梦。每一轮融资中的投资者都将影响后续融资的可行性和价值评估。

  因此,创业对于大多数未毕业甚至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说更多的是可望而不可及的梦。与创业成功率相比,就业成功率还是高多了。并且,如果大学生在刚毕业时放低姿态,不挑三拣四,找到工作都是问题不大的。先就业后择业是国家这些年一直在提倡的策略。就业了,至少能解决自己的基本生存问题,在此基础上再择业,压力小了许多,经验也增长了。反之,一毕业就创业,成功率不高,又欠下一身债,暂且不说“无债一身轻”之类的话,沉重的债务负担需要大学生打拼多年才可能解脱,并造成极大的心理压力,对找工作也十分不利。

  从广义上看,目前许多大学生不是在创业,而是在谋业、谋生或谋财,在知识准备不足的情况下,提前从事某种职业,终究会因为知识准备不足而一蹶不振。

  据不完全统计,创业企业的失败率高达70%以上,而大学生创业成功率只有2%~3%,远低于一般企业的创业成功率。如此高风险的投资并非每位大学生都能轻松承受。在全国上下都在高呼创业的时刻,大学生仍然应该量力而行,适可而止,即使有十足的创业激情,如果客观条件不允许,还是先安分守己一段时间,等到时机稍微成熟再战。也许我们不应该辜负青春火热的激情,但客观地说,不是所有的大学生都具备创业的素质和潜能,即使你适合,也不是任何时候都能开始,请记住,稳重本身是责任心的体现,是一份对于自己、对于关心自己的人的责任。

  凭一时的冲动是不能够达到理想的目标的,“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创业这条道路上需要更丰富的知识和经验,需要更广阔的人脉。白手起家的大学生通常会在这条道路上走得很艰辛,绝大多数的结局都是滑铁卢的失败。换个思维方式,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所以想创业自己做老板的人确实值得鼓励,但这个鼓励是有前提的,可以先就业,在上班的几年积累经验和人脉,然后再选择创业也不迟。

Copyright© 2025 创业加盟网all Rights Reseved. http://www.cyren.cn/靠谱的创业加盟网站,助各位正在投资创业的朋友实现创业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