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步:突破顾客价值
“用心对待每位顾客,但不是平等对待。”
——科特勒
尽管顾客价值是大家公认的宝贝,尽管国内外关于顾客价值的研究已经有20多年,但目前在企业的实践中,顾客价值仍然只是一个美丽的传说。大家只是知道它的名字叫美好未来,只是牵强的把企业的成功硬戴上顾客价值的帽子。但事实是,我们的理论界连顾客价值真正的含义,还根本没有办法给出一个标准描述;我们的企业实践,对顾客价值的把握,还没有找到感觉。
存在就是道理,顾客价值理论研究和企业实践的现状,其实只告诉了我们一个事实:顾客价值领域正处在半理论半实践的摸索阶段。对于理论研究,这也许是一种尴尬,但对于企业实践,这是一个天赐的良机,尤其对于实施外销转内销的企业。对于进入一个全新领域的企业,别人知道和把握而你不知道和不能把握的东西,实在太多了;所以大家都试图去寻找,别人不知道和不能把握而你知道和把握的东西进行突破;这想法听起来非常美好,但实践证明它们永远只能是一个想法。事实上,只有那些别人和我们自己都没有把握的领域,才是真正的突破口,顾客价值无疑是目前企业实战的最佳突破口。
百年盛世咨询的简单营销八步法体系中,顾客价值是最难把握的部分。对于那些很难把握的领域进行突破,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就是:抓住一点狠狠打击。所以百年盛世咨询简单营销八步法的第五步,定义为突破顾客价值。突破顾客价值的三个关键动作,在简单营销八步法体系中,被称为TP3动作。
TP1:目标顾客界定:
现在绝大多数企业仍然认为,企业能把商品卖给谁,谁来买企业的商品,谁就是企业的顾客,所以这些企业在营销上,一直坚持做三件事:第一做渠道,要让顾客能买得到自己的商品;第二做品牌,让顾客愿意买自己的商品;第三做服务,让每个营销人员都奉行唯一的原则:“顾客就是上帝,顾客永远是对的”“如果你发现顾客有错误,请参照第一条执行”。
不论对错与好坏,我们来谈谈得失。首先是被尊为上帝的顾客,得到的是:顾客要倾听你喋喋不休的祷告,接受你自己安慰自己的忏悔,实现你不切实际的愿望!顾客是上帝的背面是说:顾客不是人;因为上帝不是人是神!这种理论也能被捧为经典,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因为没有任何一个奉行这个信条的人反思过,我自己也是一个顾客。
有了这个奇迹的存在,企业就失去了营销的目标。销售人员变得不知所措,你让他们天天去接触客户,每一次接触都是让他们去见上帝,这确实怪不得他们,无论你如何训练,根本就没有人愿意去见上帝!上帝是无处不在的,但事实是:世界上根本没有任何一种商品可以卖给全人类。
顾客的理论之所以复杂,唯一的原因就是戴了各种各样的眼镜去看顾客,解决的办法简单到可笑的程度——摘掉眼镜!当你摘掉眼镜直面顾客的时候,你就会发现,原来事实如此简单。突破所有关于顾客的理论,顾客就是一个普通人。顾客不是神圣万能的上帝,也不是生你养你的父母,顾客不是友谊地久天长的朋友,更不是朝三暮四的情人,顾客只是一个与你,与我一样的普通人,有经验也有困惑,有正确也有错误,有理智也有感情,有嗜好也有取舍。顾客其实很容易理解,也很容易接触,关键在于你的心态,只要你把顾客当作普通人,你的营销就会挥洒自如,这道理很简单,你如何待人你就如何接物!
更重要的是,所有摘掉眼镜的企业都会发现,不但顾客很普通,自己原来也很普通,就算企业是500强,就算品牌屹立了100年,企业从顾客价值的角度,仍然是那麽普通,每个企业本质上,只能给一部分特定的人群提供价值,只有这些人才是你的顾客。在顾客价值的领域,所有企业的顾客,都只能是特定的目标顾客,找到了他们,你在顾客价值领域就获得了最关键的突破。
TP2:商品价值点设计:
既然在顾客价值领域,所有企业都很普通,那也就是说:所有的商品都不够完美。每个不完美的商品,仍然可以畅销的唯一原因,就是这些商品都有自己的价值点。事实上,也就是所有的、关心你的商品的价值点的那群人,才是你的顾客。
每一个品类的商品,都会有很多的价值点,比如服装,设计师,品牌,款式,面料,颜色都是价值点。但你必须清醒的知道,没有任何一个商品,能在所有价值点上都占优势;没有一个消费者,会以同样的权重对待所有价值点。所以TP2的关键就是,准确定义你的每个商品的最突出的价值点。
商品价值点设计,就如同人生规划一样,你有100个缺点,你把它们全部改正了,你很可能还是一事无成,但你只有一个优点,比如绘画或者音乐,你把他发挥出来,你就可能成名成家。同样道理,商品价值点设计,不是一个把商品设计完美的过程,而是一个放大某个价值点的过程。
TP3:快速心智突破:
百年盛世咨询一直在强调一个观点:无限度地欺骗和满足顾客,你都会破产。界定了目标顾客,设计了商品的价值点,其实都还是你自己的想法,必须用价值点,快速的突破目标顾客的心智。
就算你是营销大师菲利普科特勒,如果你对销售导向的企业说,他们根本不懂顾客价值,他们也会对你怒吼:你胡说!销售者当然也承认顾客的价值,不过可惜的是,他们把顾客价值落实在征服的基础上!能征服的顾客就有价值,不能征服的顾客都没有价值;这就是销售对顾客价值的理解!征服就是:运用各种力量和手段使对方就范或折服。所以销售又被称为推销。不推不销,推的越大力,销的就越多,这就是销售的逻辑!
但营销必须直面的现实是:今天的顾客需求的价值与昨天的不同;同一时间不同顾客需求不同的价值;同一时间面对同一顾客,你的营销必须能够提供与众不同的价值。征服?你能征服多少?你能征服多久?
世界的销售史,就如同世界的战争史,是一场征服与被征服的战斗!世界的营销史,就如同世界的宗教史,是一轮影响与被影响的博弈!不能征服别人,就只能被别人征服,这就是残酷的销售!不能影响顾客,就老老实实的接受顾客的影响,这才是真正的营销。其实,整个人类已经和正在为征服别人的愚蠢想法,付出惨痛的代价,因为事实证明,所有的征服都是暂时的!影响!影响!还是影响!除了影响,营销其实已经没有第二条路可以通行!影响:就是以间接或无形的方式来作用或改变 的行为、思想或性质。影响了行为,营销就改变了一件事;影响了思想,营销就改造了一个人;影响了性质,营销就颠覆了价值观;营销不是去征服别人,而是去影响顾客!如果只是征服,不能影响,营销就从来没有真正开始!
“选客户就象选老婆,选的准,永远比做的好更重要!选得好,贫富顺逆,都会有不离不弃的支持;选不好,你对她再好,她还是会跟别人跑!”
——《从销售到营销的跨越》
第六步:迅速整合团队
“不能用人之长,便是自己之短”
——?《陶行知全集》
中国的历史文化,是围绕着政治权力斗争而展开,就象毛主席说的: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其乐无穷。所以几乎所有的中国企业领导者,都喜欢与人斗,甚至可以说,都是与人斗的高手。你说哪个中国企业的掌舵人不会用人,哪怕他只有几个人,他们都会跟你急! “我不懂模具,但是我会用人、会用专家,我们公司的机械博士超过几十位。”这是鸿海董事长郭台铭的自谦之词,也是中国企业家自诩为用人高手的真实写照。
不理解帝王心术就无法洞察中国历史文化的精髓。在帝王和家长心态的熏陶下,就形成了中国企业现在伯乐多多而千里马难寻的现状。如果现在还有哪个企业不知道人才和团队的重要,几乎已经成为稀有。于是企业的高层都在抱怨:“人才难求啊”“我一年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寻找人才”“有合适的人,别说股份待遇,我这个位子都可以给他”;于是到处都是奔波抱怨的伯乐,但他们几乎没有再遇见过满意的千里马。
事实真的是这样吗?其实这就是现代企业人才观和团队整合的能力缺失,导致的中国式团队整合的集体掩耳盗铃。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文化,除了帝王御人之术,其实积累了更深厚的民间人才机制,只不过大家都太喜欢做帝王的感觉,渐渐的把最核心的团队之道遗忘了。
昨天我亲眼看到,路边一个小孩被栏杆拌倒了,小孩大哭,于是小孩的家长,用手用脚对栏杆大打出手,结果小孩不哭了。栏杆是死的,小孩是活的,可以自由活动的小孩,撞到了不能移动的栏杆,受惩罚的却往往是最无辜的一方。这就是我们现在企业的用人尴尬:只患世无才,而不患无用之道。
你也许很难接受这个论断,但这并不重要,但你必须了解百年盛世告诉你的事实:第一,千军易得,一将难求,既是最美丽的借口,也是最致命的浮躁。一个真正优秀的公司,不是一个优秀的人可以创造的,创造它的一定是一批优秀的人。所以人才产生的方式绝对不是零售而是批发;第二,就算你仍然放不下帝王的心态和家长的架子,你也必须清楚:将军必出于行伍,宰相必出于布衣!你整个企业连布衣都没几个,你天天去找宰相?你连一支军队都没有,就每天去寻找将军,找到将军再由将军来建立军队?
对于我们的企业,尤其是从外销转内销的企业,首先必须解决的,其实并不是宰相和将军的问题,大家首先必须解决的是快速建立一个团队,迅速进行整合的问题。这不仅仅是个选人,用人的问题,而是一个企业战略的问题,企业无人而止,不是企业你想给多少人做宰相和将军的机会的问题,事实是:
“是员工养活了公司”
——亚州首富李嘉诚
迅速整合团队,在百年盛世咨询简单营销八步法中,定义为RC体系,这个体系只有两个简单的步骤,但确都是长期的工程,RC体系是真正帮企业完成人才战略的内外兼修体系。先外部整合资源,再内部重塑基因,二者缺一不可。
RC1:外部整合资源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荀子《劝学》
中国有两所大学是学子的首选:北大和清华。是北大厉害还是清华厉害,大家说:那要看他们谁的学生厉害。那是北大的学生厉害,还是清华的学生厉害,大家说:不相上下,各有所长。那麽有没有一个办法使两家学校的学生更厉害呢?是北大和清华都各自去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吗?百年盛世有最简单的解决办法:让北大毕业的本科再去读清华的硕士,让清华的硕士,去读北大的博士!
开玩笑吗?不可能吗?也许在学历教育上是很难实现的,但在职业团队的塑造上,是最可运用的捷径。相对学历教育,职业生涯给每个人和企业,都预留了足够的整合空间。但目前几乎所有企业对于“善假于物”的理解都是狭隘的,大家都盯着行业内几家领头企业的人才去挖墙角。从职业教育的角度去看,每个企业其实都是一所大学,目前业界公认的营销人员训练名校前三甲是:宝洁;联合利华和吉列。对于中国,商业经济最大的特点就是各个行业之间的发展不均衡,每个行业都可以找到自己发展的标杆行业,你只有从标杆行业去招募人才,而不是挖本行业的墙角,你的企业在可以迅速在本行业壮大。最简单的,中国快速消费品行业,其实聚集和培养了大量的营销队伍,这个资源你不用,还谈什麽资源整合。
RC2:内部重塑基因
“世不患无才,患无用之之道”
——张居正
如果你是清华校长,北大毕业的本科来你这里读硕士,你第一件事让他干什麽?百年盛世猜他会毫不犹豫的告诉你:让他知道清华校训“自强不息 厚德载物”!
如果你是北大校长,清华毕业的本科来你这里读硕士,你第一件事让他干什麽?这个百年盛世就猜不出来了。有人说,以前,蔡元培先生曾以“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八个字作为北大校训。但因为种种原因,只剩下“兼容并包”被广为流传。也有人说,北大大饭厅的东墙上曾刷上八个大字“勤奋、严谨、求实、创新”。曾有人认为这就是新的北大校训。但大饭厅100周年纪念时就拆除了,没地方再见这八个俗不可耐的汉字了。故北大在校训这个问题上一直处于十分尴尬的境况,比起清华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和北师大的“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稍显逊色。
这个问题我们不是提给北大校长的,是提给中国所有企业家的,你从外部整合回来的员工,他一进入你的企业,第一件事干什麽?接下来做什麽?哪些事情一定要做好,做好的标准是什麽?方法是什麽?你怎麽检查?做好了得到什麽?做不好如何惩罚?如果你连这些最基本和简单的套路都没有,别说人才,连用人都成问题。团队基因的重塑,是企业人才战略的内功,这是一个体系的运做,不是简单的培训可以解决的。
“人才是选拔出来的,关键是你选拔的心态和标准;团队是淘汰出来的,核心是你淘汰的决心和机制。”
——《从销售到营销的跨越》
第七步:把握品牌切入
“在技术统治一切的乏味的年代里,它带来了温暖、熟悉和信任。它还能创造出一种归属感,在一个没有宗教的世界里,它为我们提供信仰,它定义出我们是谁,而且还向与我们有关的人发出信号。”
——雀巢董事长彼得·布莱贝克。
他说的那个它是谁呢?它就是品牌。品牌既然如此犀利和伟大,为什么在简单营销八步法的第七步,才给它一个舞台,而不是第一步。百年盛世的理由其实很简单,如果没有前面六个步骤的制作,再好的品牌设计,也只是一个空壳。
如果你认为你的品牌是企业参与竞争的最后一道防线,是你可以独占的所谓蓝海,你就死定了。因为在商业社会,品牌领域是真正惨烈的红海,品牌的价值来自于消费者的认知,评价,感受,体验。品牌真正的战场是消费者的大脑,每个行业品类的品牌,想进入消费者的大脑,面对的都是惨烈的竞争。因为这个世界上根本没有,一个空白的大脑会象一片蓝海一样,静静等着你去占领。
所以品牌诞生的方式,一个品牌进入新的市场领域的方式,只有一个——切入;准确而犀利的切入消费者的大脑,或者确切的讲,是准确犀利的切入消费者的大脑。这其实就是所有营销创新的核心部分。因为市场营销真正的魅力就在于,无论你学历高低,资历深浅,新的营销者以及新的企业和品牌,都可以瞬间超越前人所有的伟绩。营销人员拜访顾客,第一印象最重要,品牌切入最核心的工作就是品牌给市场的第一印象。
品牌切入既然如此关键,什麽样的切入方式最好呢?自然越是快速,犀利,奇特的方式越好。
韩国LG chocolate 手机提出“巧克力一代”概念,并用爱+巧克力概念包装手机,创造了销售的奇迹;他加她饮品有限公司在推出了定位于16—35岁的时尚群体的功能型饮料:“他加她”饮料。作为全国首创的分男女概念的饮料,“他加她”很快就吸引住了人们的眼球,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史玉柱大打礼品概念的脑白金,其“今年过年不收礼,收礼只收脑白金”的广告语变得妇孺皆知,脑白金藉此创造了中国保健品的销售神话。
我们必须面对的事实是:几乎90%的快速,犀利,奇特的品牌切入方式都失败了,虽然我们不乏成功的案例。这简单的一切,其实重愈千斤!关键点就在于到底怎麽切。创维电器总经理杨东文认为“与消费者打交道的能力”才是企业最值得投资的领域。海尔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张瑞敏曾经给出一句精彩的回答,是“对消费者的深刻理解”。真实的品牌不会只是一个空壳,真实的品牌,其实唯一的功能就是用来消费,所以品牌切入的关键点就是一定要去刺激消费。
产品品牌切入新市场是这样刺激消费的: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可口可乐公司想把他们的产品打进中国市场。于是可口可乐公司决定先以免费试喝的方式在北京、上海、广州三大城市进行街头调查。调查结果令他们非常望,只有10% 的人能够接受,还有20% 的人无明确态度。 对这种情况,可口可乐公司的一位高层人员提出建议:中国长期处于封闭状态,一般民众对美国一无所知,因此决定重新进行免费试喝的街头调查。这次调查和前一次调查不同的地方是——让消费者试喝之前就告诉他:可口可乐是美国文化的象征,是美国人几乎每天都要喝的料。没想到这次调查的结果和第一次几乎完全相反。有70% 的人能够接受可乐的味道,不接受的下降到20%,无法表示意见的占10%。
新的企业进入全新领域是这样刺激消费的:携程当年是一个典型的奇特公司。在竞争惨烈的互联网,业绩如坐过山车般跌宕已经成为常态。而在传统旅游业,利润率已经相当稀薄,综合毛利率大多不足10%,所以互联网行业的人说,这并不是一家纯粹的互联网公司;而旅游行业的人说,这不是一家真正的旅游公司。现在来看,选择以互联网技术去整合一个混乱如战国时代的旅游业,这确实开启了一扇机会之门。携程改变了很多,我们也消费了很多,唯一没有改变的是,这样奇特的品牌切入机会,并不稀缺。
脑白金的切入方式更是堪称经典,《席卷全球》其实就是脑白金的切入点,全书共89页,分九章。单看这九章的题目,大家就可以感觉到它刺激消费的犀利了。第一章题目为“美国人的疯狂”,称脑白金的价格竟然是白金的1026倍,在欧美国家已经卖疯了。第二章为“人体司令部”,称人脑的核心是位于大脑正中央仅有黄豆粒大小的脑白金体,脑白金体分泌出来的物质为脑白金,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减少,因而掌管着人类的寿命和衰老大权。脑白金为人体内天然存在的小分子化合物,从低等动物到高等的人类,每一种生物都能产生脑白金,这种神奇的物质已在自然界存在了30亿年(为生产脑白金埋下伏笔)。第三章“九十岁的中年人”和第四章“姑娘、少妇和老太太从根本美丽”,分别讲的是补充脑白金能够使人返老还童,延长寿命,男人壮阳,女人漂亮。第五章“安眠药将进入历史垃圾堆”,讲的是脑白金对改善睡眠有特效。第六章“增强免疫、抵抗疾病”,那就是有病治病,没病防病了。第七章“人生‘性’福八十年”,着重讲述脑白金提高性欲方面的神奇作用,文末还指出“脑白金的弊端”:脑白金的唯一“不足”就是有可能导致社会性犯罪的增加,而且性犯罪的年龄也会增大。因为一个长期服用脑白金的老年人,其性能力和年轻人几乎没有差别!第八章“脑白金第二次革命”,强调脑白金的解毒和排毒功效,为推出胶囊+口服液奠定理论基础。第九章“中国人与脑白金”,预言脑白金在中国将要火爆。
第八步:简单经营管理
经营和管理的决策,根本不可能完全正确,准确率才是获取企业价值的核心。
——百年盛世CEO赵一沣
到底如何去评价和衡量一个企业的价值,在全世界,目前都是一个伟大的秘密,在揭开这个秘密之前,我们正在走一个大大的弯路,我们总是习惯把一个企业现在拥有的东西称之为他的资产,而事实是,企业藉以获得这些资产的方式,才是他真正的资产。企业获取价值的方式,其实也非常简单,无非就是经营和管理。为什麽我们的企业已经如此的努力,经营和管理不但越来越辛苦,而且收获越来越少呢?百年盛世的结论是:你的经营和管理准确率太低!提高准确率最好的方式是什麽呢?百年盛世的建议很土,但也许这才真正对企业有用:把你的经营和管理,做的简单再简单!
要想使经营和管理变的简单,最困难的一步就是:一定要把经营和管理区别对待。大多数的企业家目前做的都很累,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他们总是把经营和管理搅和在一起,越搅和越复杂,越复杂越累,越累准确率越低!我们必须面对的事实是,企业是一个组织,德鲁克早就断言:完美从来就不是一个组织的特征。组织的核心竞争力来自它的机制,机制的基础就是架构和分工,你的企业如果有一流的人才,但只具备二流的机制,你就是三流的企业。百年盛事的忠告是:经营和管理必须从机制出发,在组织架构的层面明确分工,管理其实是企业中层的基本工作,经营才是企业高层的天职。高层忙着管理,基层盲目的经营,是最糟糕的企业运营机制。
经营是日新月异的,绝不可守旧不改,必须适应时代向前迈进。所以,多角化经营有时候可以存在,只是原则上应该专业化才是正途。
——松下幸之助
专业化就是简单经营,在日新月异的变化中,最简单的经营,其实只经营两个要素,这就是百年盛世的二元经营机制:士气经营机制和战略经营机制。
士气经营机制:联想集团总裁柳传志说:人才是利润最高的商品,能够经营好人才的企业才是最终的大赢家。说的很对,对到其他企业都认为正确,但还是根本不能运用。归根到底,企业经营的对象,永远不是个人,而是一个团队,所以企业经营第一要素,既不是人才,也不是人心,企业经营的第一要素是团队的士气。对于一个企业来讲,士气至高无上!这不是说一个组织有了士气,就一定会赢,而是说一个组织没有士气,就肯定会败!士气是一个组织的意志;一个组织的精神;一个组织的气势;一个组织的作风!著名军事家拿破仑有句名言:军队的战斗力的四分之三是由士气组成的。所有经历过失败的企业家都感叹:“企业里没有任何东西比员工的士气更重要!”因为他们经历过当一个组织不能“一鼓作气”获得胜利时,“再而衰”的无奈和“三而竭”的失落!可惜的是,我们总是在士气泄尽,失败已定的时候,才猛然悔悟:原来士气真的是必须建立一个机制去经营的!
战略经营机制:企业必须经营的第二要素就是战略。战略最简单的解释就是:一个企业对未来的选择。战略是面向未来的,你的企业有今天的成就,来源于你3年前的决策,你企业3年后的结果,取决于你今天的决策,这就是战略。战略最关键的环节,不是选择去做什麽,而是选择不去做什麽!这就是把企业经营和管理做得简单的最核心环节。不过可惜的是,我们大多数的企业,仍然把战略当成儿戏,只是在关注,在制定,在执行,而不是在经营。100个企业做战略,99个的战略是进行业前10名,这就是我们的企业正在玩的游戏,战略不是标准化考试,标准化考试的规律是:100个人都选一样的答案,100个人都通过,企业战略的规律是:100个企业都选择相同的战略,就有99个必须出局!战略不是用来看的,战略是用来做的,再好的战略,没有一个机制来经营,也是空的。
管得少,就是管得好
——通用电器公司总裁杰克·韦尔奇
把杰克·韦尔奇的话倒过来讲,就是我们很多企业的现状:因为管的太多,所以管得不好!目前所有管的好的企业,最少也要管理两个要素,这就是百年盛世的二元管理机制:纪律管理机制和工具管理机制。
纪律管理机制:我们的企业都喜欢去搞文化营造而忽视了纪律建设。事实是,对于一个组织,文化过于弹性,往往因为空洞虚无和温情脉脉,而流于形式。真正的管理刚性,其实来自于纪律管理,纪律永远不是用来管人的,纪律是用来整合一个组织的思想的。列宁说:“战争就是战争,它要求铁的纪律。”百年盛世的结论是:企业就是组织,所有组织都必须有铁的纪律。一个组织的文化,很可能就是某个领袖的文化;所以我们的企业总是说:企业文化就是老板文化!所以佛教有佛组释迦摩尼,基督教有耶稣;但一个组织的纪律,就必须是所有人的纪律!所以真正的佛教徒要素食和禁欲;基督徒要祈祷和礼拜!每个企业家,都想做一个造钟的人而不是一个去敲钟的人,一个组织真正能沉淀和传承的是什麽呢?绝对不是那若有若无的文化,而是实实在在的纪律!思想意识是高度差异化的,社会上是这样,一个组织内部也一样;惟有铁的纪律才能把这些差异的思想整合起来!如果你觉得这很难接受,你仍然推崇文化,那麽你就把纪律看成文化中最特殊的一个部分:文化中必须沉淀传承下来的组织基因!不客气的讲,一个没有管理好纪律的企业,根本就没有未来。
工具管理机制:工具管理其实就是效率管理。士气高昂,战略有效,纪律严谨的企业,已经足够称得上优秀,这样优秀的企业,能够持续优秀达成卓越的唯一问题,就是如何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的问题。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我们把《论语》背的很熟,但却总是幻想:让我们士气高昂,纪律严谨的团队,用最简陋的工具,准确有效的去执行战略。生产管理有一句名言:你千万不要指望老机器转出高效率。现代化管理的真正含义,其实就是管理思想,管理方法和管理工具现代化。最简单的现代化管理,就是把企业的管理思想和方法,渗透依附在管理工具里面,无论谁来使用这个工具,都必须遵循相同的思想和方法。工具不是累赘,马是用来骑着走,而不是牵着跑的;人家开汽车了,人家坐飞机了,你还去养马?本质上讲,一个没有好的工具管理机制的企业,管理总是一团糟。
下一篇:昆虫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