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叫颈椎病:各种原因引起颈椎结构的改变,导致与颈椎相关联的脊髓,神经根、动脉血管韧带等组织出现损伤或功能障碍,从而患者出现因上述损伤或功能障碍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状的疾病称为颈椎病。由于颈椎病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所以也称为颈椎综合症。
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多见于中老年人,随着人们年龄的增长,颈椎病的发病率逐渐上升,统计资料表明,50岁左右的人群,颈椎病的发病率大约为25%,而70岁左右的人群,颈椎病的发病率大约为70%。颈椎病起病隐匿,症状多变,时轻时重,大多数患者以上肢的疼痛、放射痛、麻木肌肉无力、运动受限、颈部不适、头晕、头痛、行走不稳等症状为主。少数颈椎病患者还可出现下肢及心脑血管的症状,以及血压的改变。心前区疼痛、视物不清、双侧瞳孔不等大,突发的眩晕及摔倒,个别患者甚至出现瘫痪等表现。
导致颈椎病的原因包括颈椎间盘突出使脊髓受到损伤,颈椎部位骨质增生(也叫骨刺)引起神经根受压或椎底动脉血管血流受阻。颈椎黄韧带及后纵韧带钙化、骨化引起的颈椎管狭窄而造成的脊神经损伤,各节段颈椎脱位(或移位)引起的颈椎不稳而产生的神经血管功能障碍,年龄不断增加造成的颈椎组织的退行性改变以及颈椎过度运动,颈椎先天发育异常,外伤以及职业因素等都可以导致或诱发颈椎病。
二、颈椎病的致病因素有哪些:
颈椎病的发生发展过程比较复杂,许多病理过程目前还不十分清楚,但下列因素在颈椎病的发展过程中起一定作用。
(1)年龄因素:颈椎病与年龄有直接的关系。统计表明:颈椎病的患病人数随年龄增长而增加。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中老年后),人体各器官组织包括颈椎都会出现退行性改变。其病理变化包括颈椎的骨质增生、小关节改变、髓核脱水及弹性下降、韧带钙化及骨化等。这就形成了颈椎病发生的病理基础,在此基础上患者容易发生颈椎病。
(2)环境因素:如寒冷、潮湿等因素时,容易使颈椎肌肉、韧带痉挛,造成局部肌肉张力增大,增加对椎间盘的压力,引起纤维环损害。同时睡眠时如果枕头高度选择不当,尤其是枕头过高时,可使颈部肌肉长时间受力不平衡,因而导致颈椎病的发生。
(3)外伤因素:外伤及外力作用是许多人发生颈椎病的主要因素。包括创伤、车祸、反复慢性损伤、劳损等多种因素。
(4)生活因素:在室内常时间伏案工作的人,因长时间保持单一工作姿势,低头时间较长,容易造成颈椎屈曲时间过长使颈部肌肉组织失去平衡,从而诱发颈椎病。另外,某些不良的生活习惯,如躺在床上长时间看书等,也可以使颈椎处于不良的状况,容易得颈椎病。
(5)其它因素:如钙、磷代谢异常,精神状态不良,情绪因素,反复落枕及颈椎发育异常都可能造成颈椎病。
三、颈椎病有哪些主要的病理变化
(1)与颈椎间盘变性有关:随着人年龄的增长及颈椎不断活动,颈椎间盘会出现老化、纤维化、脱水、弹性减退、纤维断裂病理改变。这些病理改变的综合结果,造成颈椎间隙变窄,椎间孔狭小,髓核突出压迫神经等现象,从而诱发颈椎病。
(2)与颈椎小关节退变有关:颈椎各椎骨连接在一起才能发挥作用。除了颈椎间隙作用以外,颈椎小关节也是十分重要的结构,当颈椎间盘变性,椎间隙变窄时,必然小关节周围的韧带结构松弛,影响小关之间的稳定性。当颈椎活动时小关节之间的摩擦,碰撞、移立等现象会更明显和剧烈,从而使神经、关节的结构和形态发生改变,使小关节旁边的神经、血管受到挤压和刺激产生颈椎病的现象。
(3)与颈椎的神经受累有关:颈椎病患者最明显的临床表现是神经的损伤,如脊髓的损伤。神经根受压迫、交威神经系统受刺激等。所以,任何原因引起神经损伤都是颈椎病的发病原因。
(4)与椎动脉受压有关:颈椎椎体两侧走行着一对重要的动脉——椎动脉。椎动脉是供应人脑部血流的主要动脉。由于椎体动脉走行于颈椎的横突孔中,所以颈椎的任何异常都不可避免地累及椎动脉,使椎动脉发生扭曲,甚至阻断,使头部的血流减少,患者出现头晕、头痛等现象。
(5)与颈椎周围的韧带退行性改变有关:颈椎稳定的一个主要因素是颈椎周围韧带的稳定。但伴随着人的年龄增长及其他因素的影响,这些韧带可出现钙化、骨化、断裂、变性等。使韧带固定颈椎的作用减弱,造成颈椎不稳定,从而产生颈椎病的症状。
四、颈椎病有哪些类型
(1)颈型颈椎病:即局部型,由颈椎间盘退行性改变引起颈椎局部或反射性地引起枕颈肩部疼痛,颈部活动受限。
(2)神经根型颈椎病:颈椎间盘退行性改变的刺激、压迫神经根,引起感觉运动功能障碍者,又分为急性、慢性两种。
(3)脊髓型颈椎病:颈椎间盘退行性改变造成脊髓受压和缺血,引起脊髓传导功能障碍者,又分为中央型和周围型两种。中央型的发病是以上肢开始,向下肢发展,周围型的发病是以下肢开始,向上肢发展。此两型又可分为轻、中、重三度。
(4)椎动脉型颈椎病:由于钩椎关节退行性改变的刺激,压迫椎动脉造成椎基底动脉供血不全。
(5)交感神经型颈椎病: 颈椎间退行性改变的刺激,压迫颈部交感神经纤维,引起一系列反射性症状。
(6)其他型颈椎病:指食管压迫型等。
五、颈椎病常见临床症状
颈椎病临床症状错综复杂,主要症状是颈肩痛、头痛、放射至头枕部和上肢,少数有眩晕、摔倒、或一侧面部发热、出汗异常。严重者双下肢活动受影响,甚至截瘫。具体来说,病人可以有脖子发僵、发硬、疼痛、颈部活动受限、肩背部沉重,肌肉变硬、上肢无力、手指麻木、肢体皮肤感觉减退,手里握物有时不自觉地落下等表现。有极少数病人出现下肢僵凝,似乎不听指挥,或下肢绵软,有如在棉花上行走。另一些病人甚至可以有头痛、头晕、视力减退、耳鸣、恶心等异常感觉。更有少数病人出现大小便失控,性功能障碍,甚至四肢瘫痪。当然不是所有的表现都会在每一个颈椎病病人身表现出来,往往是仅仅出现部分症状,而且大部分病人表现轻微,病程也比较长,所以完全没有必要闻颈椎病而色变,更不要随意对号入座。
六、颈椎病的治疗
(1)颈椎病手术治疗的原理
颈椎病手术治疗的原理基本上为减轻压迫,消除刺激,增强稳定,制动以防止进行性损害等。通过手术所要达到的目的是扩大神经根管、横突孔、椎管、解除或松解对神经、血管、颈髓等的刺激与压迫,去除病变的椎间盘,骨赘及过于肥厚或骨化的韧带,以达到减压,消除刺激,压迫和粘连的目的。椎间植骨以恢复或增强颈椎的稳定性,恢复其生理曲线或限制局部活动,防止进一步的脊髓、神经压迫。
(2)食疗颈椎病
由于退变和劳损,颈椎骨质疏松、增生、韧带肥厚、颈动脉硬化、管腔狭窄,发展到一定程度可成为颈椎病。主要表现为头颈疼痛、上肢麻木无力、肌肉萎缩。有的病人还有头晕、眼花、耳鸣。个别严重的四肢瘫痪、行走困难,中医对其早有认识,一般分为风寒湿痹痒阻型,气滞血瘀型、痰湿阻络型、肝肾不足型和气血亏虚型。颈椎病治疗方法很多,包括锻炼操、药枕、牵引、理疗、针炙、贴膏药、中药熏洗疗法、服药(中医中药、中成药、西医西药)及手术等。此外,还可以配合食疗。食疗变药疗“苦口”为“可口”,具有药极简易,性最平和,味好、易办易服的特点,可起到“食借药威、药助食性“的效果。
颈椎病食疗除遵循一般饮食原则,如搭配合理,营养均衡,饮食有节,饥饱有度,清洁卫生外,还要辩证进食。如风寒湿痹阻者可食葛根、狗肝菜、干姜、樱桃。气滞血瘀者可食用黄膳、蛇肉、适量饮酒。痰湿阴络者可食用梨、扁豆、赤豆等。肝肾不足者可食用黑豆、香菇、黑芝麻、枸杞子、狗肉、羊肉、鱼虾、韭菜等。气血亏虚者可食用红枣、黑枣、葡萄、桂园肉、阿胶等。
(3)按摩疗法:(最简单实用的方法)
通过用按摩器材,比如按摩枕、按摩棒等产品针对相应的穴位,认真进行按摩!缓解肌肉紧张,可以很好的辅助治疗颈椎病!!
特别推荐:璐瑶按摩棒、按摩仪等一系列产品,通过对风池、肩井等穴位进行按压按摩,几个周期会有明显的改善。颈椎病、骨质增生是由于骨髓细胞老化退化,骨有机质和无机质大量丢失,骨细胞免疫力下降,引起病理性疏松改变,使颈椎出现骨质增生。直接压迫刺激神经、血管、肌健组织逐渐出现无菌性炎症的慢性症状。通过用按摩器材呢,可以对正穴位下手,起到刺激神经、血管、肌健,缓解肌肉紧张,有明显效果!
椎间盘从18岁时就开始退变,长时间埋头或伏案工作、低枕睡觉使颈部两侧的肌肉长期处于紧张状态,久之就会诱发颈椎间盘突出症(颈椎病)。
所以你应该到正规医院确诊,因为颈椎病类型多,不同的类型有不同的治疗方法。
首先如果是急性期应该绝对卧床(低枕平卧),这样可以避免症状继续加重。
a:牵引、针灸、按摩(急性期和中央型突出最好不要),牵引减轻突出的椎间盘对脊髓的压力,也可以使部分突出的髓核回纳,从而减轻症状。很多病人通过牵引就可以减轻症状,恢复自理生活。
b:急性期还可以静脉用药减轻神经根水肿,从而减轻症状。
c:有多的病人通过保守治疗完全能缓解症状,如果条件和经济不允许牵引也可以适当休息(最好卧床),也能缓解症状(我的一些病人就这样做)。
如果狭窄比较严重可以手术治疗:
只有当第一步保守治疗无效的时候才做手术(因为手术的并发症比较多:有的做了也不能减轻症状,还有神经根粘连,这个椎间盘摘除了好转了另外的椎间盘又突出等等并发症),所以只有当保守治疗无效的时候才采用手术治疗,手术可以摘除突出的髓核,也减少狭窄的椎管和侧隐窝对脊髓的压力,从而缓解症状,但是就是手术后也要注意休息,避免久座久站和长时间弯腰。
另外还有小针刀,封闭等等但最常用和效果比较明显的是上面两种。药物只是辅助可以吃点中药,很多广告宣传的药物最好不要用,用了效果也不太好。
总之,颈椎病(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退性行变是一种只能延缓不能阻止和完全根除(就像机器用久了要磨损一样),那就是避免长时间埋头或伏案工作还有应该低枕睡觉,还可以按摩或电吹风吹痛的地方一面吹一面揉,按摩放松了肌肉,促进了血液循环,加快了新陈代谢从而缓解了症状。还有时感冒和咽炎也会出现颈部疼痛。
祝您早日康复!!
下一篇:时尚创业 创意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