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论坛 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论坛 - 详情
华为总裁任正非文章全集免费打包下~ 发表时间:2008-02-20 15:52 浏览数量:20781

华为任正非精彩文章全集

●1944年出生。

●1978年,从部队转业。

●1987年,创办深圳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公司发展迅猛,年销售额达15亿美元,成为中国市场GSM设备、交换机产品及接入系统的佼佼者。

●1994年,参加亚太地区国际通讯展,获极大成功。

●1996年,大规模与内地厂家合作,走共同发展的道路。2000年被美国《福布斯》杂志评选为中国50富豪第3位。其个人财产为5亿美元。刚刚有些积蓄,任正非就倾其所有把全部资金投入到数字交换机的研究开发上,这是一次以公司全部资产作为本钱的一搏。事实证明,这是华为发展上的一个里程牌,是一次正确的选择。

20世纪80年代,从农村到城市,从沿海到内地,改革开放的浪潮涤荡着华夏的每一个角落,封闭了几千年的家门、城门、国门终于启开,历史慷慨地给予了每个人以选择的机会。已经度过四十多个春秋的任正非也随着改革的潮流,毅然辞去团级干部职务,南下深圳,准备开创一个新天地。

一开始,他在南油打了两年工。1987年开始创立华为公司,公司注册资金2万元,经营范围是小型程控交换机,火灾警报器、气浮仪开发生产及有关的工程承包咨询。在起初的两年时间,公司主要是代销香港的一种HAX交换机,靠价格差获利。代销是一种既无风险又能获利的方式,经过两年的艰苦创业,公司财务有了好转。当时的深圳,正值倒买倒卖阶段,知识无用论风气日盛,随后又经历了泡沫经济时代(房地产、股票),不少人从中大发横财,而真正搞实业、做研究的企业却受到冲击。这时候,华为没有加入到倒买倒卖的潮流中去,也没有单一地继续那并无风险的代销方式,而是选择了一条充满风险的,走技术自立,发展民族高新技术的实业之路。在当时的中国交换机市场上,大型局用机和用户机基本上都来自国外的电信企业和它们在国内的合资企业,在通信圈中的人都非常清楚这个行业的风险性。所以,很多人不理解为何华为公司放着轻而易得的钱不赚,却去劳神费财地搞科研,实在太傻了。然而任正非自有他的一番见解,他认为:我国改革开放初期,为了加快发展速度,不断地用优惠政策吸引外资,引进技术,一时间合资合作浪潮此起彼伏,而当时中国还处在一个由计划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型时期,许多的政策法规还不健全,国内工业体制、技术改造尚未完成,在这种情况下合资合作的结果是让出了大片市场,使国有企业处于不平等的竞争劣势中,这是几十万国有企业陷于困境的重要原因。这种以市场换技术的代价太大了!他说:外国人到中国来是为赚钱来的,他们不肯把家底交给中国人,而指望我们引进、引进、再引进,始终不能独立。以市场换技术,市场丢光了,却没有哪样技术能真正掌握。所以,任正非痛悟到:只有技术自立,才是根本,没有自己的科技支撑体系,工业独立是一句空话,没有独立的民族工业,就没有民族的独立。他说:曲折的经历,摸着石头过河,使我们懂得了一条真理:只有自己才能救自己,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没有神仙,中国要发展,就必须靠自强。;因此,任正非一开始就给华为定下了明确目标:发展民族工业,不与外国合资;紧跟世界先进技术,立足于自己科研开发,目标是占领中国市场,开拓海外市场,与国外同行抗衡。

任正非选择的是一条极其艰辛的道路。中国是个发展中国家,国门打开后,拿什么吸引人家呢?只有市场,土豆、洋葱市场洋人不要,他们要的是高科技市场,高附加值产品市场,中国的通信市场首当其冲,在复关的谈判桌上,咄咄逼人的对手就以要中国让出通信市场为条件——中国这个充满诱惑的市场是令有心者早就垂涎不已的一块肥肉,竞争对手早就挤在中国市场的大门前待机而入,而合资企业免税进口、超大规模生产的产品很少返销本国,却挤占着市场规则不甚完善的中国市场......作为一个民营通信企业要脐身其间的艰难,可想而知。

如今回首当年,任正非感慨万分:”华为成立之初十分幼稚,选择了通讯产品,没想到一诞生就在自家门口碰上了国际竞争,竞争对手是拥有数百亿美元资产的世界著名公司。要是没有国家的政策保护,华为公司很容易被摧毁的。”

世界上任何电信公司不是发展,就是灭亡,没有第三条路可走,华为也是这样,没有退路,要生存,就得发展,在压力面前华为人发下誓言:”处在民族通信工业生死存亡的关头,我们要竭尽全力,在公平竞争中自下而上发展,决不后退、低头”;”不被那些实力雄厚的公司打倒”;”十年之后,世界通信行业三分天下,华为将占一分。”带着这些信念,任正非义无反顾的踏上了这条艰难之路。

任正非坚持技术领先,创造性地利用”压强”原则。持续地、大规模地集中有限的财力打歼灭战,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显示了他长远的目光和非凡的才能。

华为始创之时,直接生产人员不到200人,而研究开发人员倒有500人,如果减去这500人,一、二年内企业效益不会减少,还会大幅度提高,甚至可以创造一个奇迹,但那时技术落后了怎么办?到哪儿去引进?引进花不花钱?

华为公司从始至终一直受资金不足所困拢,然而任正非却坚持投资向科研倾斜的政策,每年投入8000多万乃至上亿的研究经费用于技术开发,不惜冒”将全部鸡蛋装在一个篮子里”的风险,将所有的人力、财力、物力投入到通信这个技术密集、资金密集的产业中。如果当时仅打算做一个与其他厂家技术层次差不多的中等容量交换机生产厂的话,华为公司可能早被人兼并了,但由于任正非坚持只有开发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设备才有可能生存发展的观点,无论在硬件或软件技术上,都竭力采用当时能获得的最新技术,使公司发展才有了一个高起点。多年来,由于华为始终把有限的资金大量用手科研和市场开发,其他地方则能省则省,持续、大规模地集中一切可以集中的力量打歼灭战,突破一点,局部领先,终于使这个小公司与世界著名公司比出高低,部分产品达到先进水平,局部保持领先。更令人欣慰的是,华为的后劲很足。不断有新技术突破,新产品问世,因为他们有大量的科技英才做后盾。

华为目前技术上达到的先进水平,已为国内外所承认。欧洲、日本、美国等一些与华为接触过的著名公司,一致认为华为领导着中国通讯行业的技术潮流,不可低估了华为。华为已向一些国外公司转让了好几种芯片的版权,向西门子公司转让了7号信令技术。1996年6月,华为公司一个技术访美代表团,在美国受到了AT& T贝尔实验室的热情接待,AT& T热忱希望双方未来在各个领域开展合作。华为还参加了Telecon'95日内瓦展览和1996年莫斯科展览,在国际上树立了L& C08通讯网络平台的形象。在国家的帮助下,华为已在东欧、前苏联、香港、中亚、西非和东南亚等地区开拓了市场。国内市场更是蓬勃发展,1995年公司交换机装备网150万线,1996年达300万线。公司生产的无线通讯,智能设备和SDH光传输系统也开始大批量装备我国通调网。

任正非说:发展中的企业犹如一只狼。狼三大特性,一是敏锐的嗅觉,二是不屈不挠、奋不顾身的进攻精神,三是群体奋斗的意识。企业要扩张,必须要具备狼的这三个特性。

Copyright© 2025 创业加盟网all Rights Reseved. http://www.cyren.cn/靠谱的创业加盟网站,助各位正在投资创业的朋友实现创业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