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两位普通农民创办的一家公司生意越做越大,如今他们的产品已经远销到海外十多个国家和地区。谈起自己的“发家史”,他们自有一本“生意经”。
今年30出头的黄连兴,是桂林平乐县同安镇同安村的农民。儿时因家境贫寒,他小学未毕业,便开始了打工生涯。起初他在镇上帮本地老板收购农产品,后来就帮广东老板搞收购。1989年,小黄眼睁睁地看着一批又一批广东老板涌到平乐抢购农产品,挣了一沓沓票子,不服气的他就与好友商量,提出也去广东搏一搏。大伙迅速筹集资金收购马蹄,第一车满载着希望的货物启程了,到广东转手净赚800元,比在家乡几个月的收入还高。
同安镇位于国道323线旁,靠近广东大市场,3天就可以跑两趟,一来一往,边收边卖,资金周转相当快。转眼间,小黄就赚了不少钱。1994年,他在与广东老板打交道中结识了一名新加坡商人。不久,这个商人打来电话,要求帮忙提供一批马蹄。小黄做成了与外国人的第一笔生意。
1996年,小黄与同是做农产品销售生意的同村谢昌友合股,筹办了永兴公司。从此,他们接到的订单像雪片一样从各地飞来,有广东的,也有国外的,生意日渐红火,两人忙得不可开交。为如期完成供货任务,两人不分白天黑夜,进村入户组织货源,还雇请一批民工。如今,公司拥有固定资产400多万元,去年出口交货近万吨。
赚洋钱,与外国人做生意,许多人连想都不敢想,小黄和老谢却大胆抓住机遇,做成一笔笔交易。2000年秋冬,他们接到国外需求马蹄的订单很多,出价很高。于是他们在家乡大量收购马蹄,每公斤达到2元,许多农民因此发了财,增收几百元、几千元甚至上万元。去年秋,全县扩种马蹄猛增到3.8万亩,现在,他们又在组织收购,发往马来西亚、新加坡、日本。有的客户要求削皮,有的客户要求洗净,有的客户要求带泥,客户要求怎么做,他们就怎么做,一组织好货源,就打电话到海关定货柜。由于他们多年从事出口贸易,对海关业务熟悉,只要打一个电话,对方就会帮忙报关,他们只管在家乡组织货源准时发货。家乡的货物不足时,两人又分头跑邻乡、邻县收购。
小黄和老谢精心经营着永兴公司,越来越多的外国商人都知道他们老实厚道,讲信用,和他们打交道很放心。两位农民也就如鱼得水,游刃有余,总是有求必应。每一批货物出口前,他俩总要精打细算,自己要赚钱,又不能让对方吃亏。正是他们的诚心,感动了一位位外商,他们的国外市场营销网络就这样建立了,跨国生意越做越大,越做越远,彼此真诚合作。每一笔货物交易时,对方只要求两位农民报出收购价,再打出成本、加工费等。账单电传到国外后,外商就按他们打的价钱付款。由于两位农民做生意厚道,外商都相信他们,发来的订单很多,一年四季都有做不完的生意。家乡一批批土特产就这样经香港销到东南亚各国,还漂洋过海,远销到美国、加拿大、英国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他们所经营的品种有马蹄、茨菰、莲藕、柿饼、板栗、白果、芋头、大白菜等30多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