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以前,就曾有句著名的口号:”十亿人民九亿商,还有一亿要开张”。中国人的个人创业意识普及率居世界之最。个人创业的念头几乎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目中闪动过,为实现个人价值的最大化发挥,为了解决自己的物质或是精神问题,或者是为了摆脱工作对自己的束缚,个人创业,自己当老板这条路被许多国人视为达到理想彼岸的金光大道。
于是,当国家政策的框架开始松动时,国人的创业热情随即迅速爆发出来,在改革开放的八十年代初期,涌现出来的个体户就曾是新中国第一批个人创业的典型代表,现在改革开放以过去二十多年了,个人创业的光辉依然强有力的吸引者越来越多的跟随者。并且,当前稳定的政治环境和越来越宽松的商业政策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现在,连许多缺乏基本商业经验和社会经验的大学生也参加到创业大军中来了但是,创业不是简单的乌托邦式的理想加信念,光凭一腔热血加美好梦想就能顺利到达胜利彼岸的,个人创业,更多的是要通过科学的前期规划,多角度观察,理性分析,有效的资源分析与整合,成熟高效的运作技能,良好的商业心态,等等这些重要的,必不可少的环节与因素来作为支撑,才可能保障创业的稳健起步和成功率。
而国人对待个人创业问题多的是感性,少的是理性,往往是梦想高过于规划,热情淹没了冷静,这也就是造成与正规企业决策层所不同的是,个人创业者决定是否来承接某个商业项目很少有进行理性的市场系统研究与专项分析,而更多是依据个人的市场操作经验和阅历来作为分析基础,再融合一些个人对新产品的直观感觉,就这样做出了判断。
而实际上,个人创业者承接项目的平均成活率一直维持在10%以下的水平,而企业上马新产品的平均成功率基本可以保持在40%以上,区别在那里,不是规模和资本的区别,而是研究判断方式的区别,理性的系统的分析判断方式自然要比感性的个人的分析判断方式要科学的多,也有用的多,毕竟极少有人能够引导或是制造潮流,个人创业者大多作为商业中间流通体,绝大多数只有跟随潮流的份,但很多创业者过于相信自己的眼光和判断力,认为自己的经历已经能够来洞察市场并准确的预测,结果常常是自己种的苦果自己咽。
当前个人创业市场的一个矛盾局面,一方面是大量的创业者前赴后继的进行个人创业,另一方面,我们又不得不面对仅仅5%都不到的创业成功率。即便是如此,还是挡不住势头汹涌的新创业者,毕竟,个人成功的希望,物质生活的强大吸引力还在充当着强大的驱动力因素。
上一篇:创业,不要只停留在想象阶段
下一篇:开网店如何找到好的批发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