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论坛 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论坛 - 详情
生意场上的精灵系列二 发表时间:2007-10-13 17:40 浏览数量:2474

1、 中国商人孙晓平到非洲塞内加尔卖发泡塑料拖鞋。为了打开当地市场,他想到一个简便可行的广告途径。他在店每口前张贴了一张赠鞋广告,分别赠送给当地10名男人、10名妇女、10名儿童两双中国轻便拖鞋,条件是他们必须先穿一双去达喀尔鞋类市场走一圈,回来再领另一双。这一招还真管用,启事贴出去不到两个小时,店门口就围满了人。孙晓平按顺序选出30人。鞋类市场的经销商见不少人的脚上都穿上了他们从未见过的新式拖鞋,纷纷打听孙晓平的地址。就这样,六万多双轻便塑料拖鞋,不到10天时间便被抢购一空。现在孙晓平已经成为达喀尔公认的“拖鞋大王”他还相继开发出室内家居拖鞋、室外休闲拖鞋、情趣工艺拖鞋、时装配套拖鞋等系列,每年的生意成交额都在五百万元左右。

2、 纽约商人摩斯在市区一个相当热闹的店铺,开始做保险柜生意,虽然每天有成千上万的人从他的店前来来去去,但很少有人进店买东西。他终于想出了一个突破困局的办法。第二天,他赶往警察局,借来一张正在被通缉的重大犯罪嫌疑人的照片,把照片放大好几倍后,贴在店铺的玻璃窗上,照片下面附上了对其犯罪手段的简短的介绍。站片贴出去后,来来往往的行人都被照片吸引,驻足观看。逃犯的照片令人们心生恐惧。不久,他的生意就有了很大气色。仅保险柜,第一个月卖出48台,第二个月卖出72台,以后每月都卖出七八十台左右。

3、 美国旅馆大王希尔顿有这样一段令他终生感到自豪的事情。当年希尔顿计划在达拉斯州建造一座投资百万元的新酒店,以实现他以德克萨斯州为基地,每年新增一座酒店的计划。但由于资金短缺,不得不中途下马。希尔顿决定去拜会一下卖给他地皮的大商人杜德。饭店工程进行不下去,开始杜德不以为然,认为希尔顿没钱盖饭店与他无关。希尔顿说:“杜德先生,我来找你,是想告诉你,饭店停工对我无疑不是好事,但你的损失会比我还大。如果我向世人透漏一下饭店停工,是因为我想换一个地方盖酒店。那么酒店周围的地价一定会暴跌。结果对你也许是不利的,你看是不是这样的呢?”结果杜德乖乖地同意希尔顿的要求:由杜德出钱,把饭店盖好,然后交给希尔顿。待赚了钱,再分批还给杜德。

4、 有一年,美国芝加哥市举办了一次规模盛大的世界博览会。世界各国大厂家都将产品送到这里陈列。美国有名的罐头公司总经理汉斯先生当然也不例外。但令人失望的是博览会工作人员却将会场中最偏僻的阁楼派给他陈列物品。博览会开始后,前来参观的人络绎不绝,拥挤异常。但到汉斯阁楼的人简直绝无仅有。为此,汉斯苦思梦想,终于有了一个绝妙的点子。在博览会开始后第一星期,会场中出现了一件新奇的事:前来参观的人每每从地上拣到一片小小的铜牌儿,被告知:拿它可到阁楼汉斯食品公司那里换取纪念品。这一招果然很灵。不久,汉斯那无人问津的小阁楼被挤了个水泄不通。会场主办者怕把小阁楼挤塌了,不得不请木匠设计加固。后来,铜牌儿虽然绝迹了,但盛况仍然未消失,一直持续到闭幕。

5、 美国绸布商人希尔兹在佛蒙特小镇开店时,看到附近同行很多,自己资金不少。他想出一个吸引顾客的办法:凡是在本店购买十元商品者赠白卷;积白卷五张换一蓝卷;积蓝卷五张可换一红卷;积红卷五张可在本店任选价值三十美圆商品作为酬谢。此规定一公布,顾客纷纷光临购买,绸布生意兴隆经久不衰。顾客为了得到三十元的礼品就要向希尔兹购买1250元的商品,获利当然就不言而喻了。他抓住大部分消费者爱占小便宜的心理弱点,实行多购有奖来刺激消费者购买的欲望。

6、 广东某地林姓粥店生意萧条。这时新科状元林绍堂奉旨回家省亲。当二人交谈之际,林妻有意让状元给小店题字。状元当场写下“粥店”两个大字。落款写上“道光癸未钦赐状元及第林绍堂题”。林氏夫妇非常高兴,马上请人制成大匾,在店门上方悬挂起来。过往行人见是状元亲题,纷纷赶来观看欣赏。状元书法娟秀遒劲,每个字都十分有力,就是“粥”字中间少了“米”字。一些读书人问讯后纷纷前往,聚在匾前一起议论研究,一时间状元写别字的消息就迅速传开,人们成群结队地前来观看,品头论足。这时,正是夏天,天气炎热,人们欣赏了字都顺便进店,买上一碗凉粥喝。林氏小店一下子就火了。仅一个月下来就赚下了过去一年才赚到的钱。状元说:“我那次题字‘粥’字中间是故意漏掉的。而且正是因为没有‘米’,你们店里的‘米’才多起来。”世界上的事情总是在不断变化之中,掌握好了就能变无为有。

7、 德国梅里特兄弟移居美国后,定居在密沙比。他们无意中发现密沙比是个丰富的铁矿区。两兄弟就省吃俭用成立了一个非常有前途的铁矿公司。对此,洛克菲勒也垂涎三尺。1973年美国发生了一次经济危机,梅里特兄弟因无钱陷入困境。洛克菲勒认为时机成熟,便使出上屋抽梯之计,他收买了一个牧师。牧师登门与梅里特兄弟签订借款合同。写有:梅里特兄弟借到考尔贷款42万元整,利息3厘,空口无凭,特立此据为证。刚过半年,牧师便登门索款。而梅里特兄弟早已把钱花在矿上。无奈之下上了法庭。法庭认为:考尔贷款就是随时可以索回的贷款。梅里特兄弟初到美国,自知上当受骗,梅里特兄弟只好宣布破产,以52万元价格把矿山卖给了洛克菲勒。

8、 美国第一旅游公司董事长尤伯罗斯是一位巧用地利的高手。1984年以前的历届奥运会没有不亏损的。1984年尤伯罗斯充当举办奥运会的总老板。他看到了美国社会高度商业化的特点,深知奥运会的金字招牌本身就是棵摇钱树。他抓住许多资本家都想利用这次机会宣传自己产品的心理,一方面高价出售电视放映权;另一方面,加播广告。平均每秒收费5000美圆。甚至连火炬接力传递权也分段出售,每秒要价3000美圆。由此一项就从想出名的那些人手中得到4500万美圆。举办这届奥运会没费政府一分钱,反而赢利2.05亿美圆。而且方圆百余公里范围内的服务机构、旅馆、饭店还额外收入35亿美圆。

9、 1945年美国的威尔逊请专家发明了一种新式复印机。威尔逊可以出售这种新产品而大发其财。可是他却做出了一个出奇的决策:将成本只有2400美圆的新式复印机定价为29500美圆出售。利润大大超过法律允许的范围,被有关当局禁止出售。人们也纷纷职责他贪得无厌。威尔逊是个有心计的人,他完全明白这样做的后果,而这正是他的目的所在。因为这样以来,他就可开办租赁服务。由于这种复印机效果极佳,当时是独一无二的,使租赁服务大受欢迎。这样租赁得到的利润比出售产品高出数十倍。不久,威尔逊就成了腰缠万贯的“复印机大王”。

Copyright© 2025 创业加盟网all Rights Reseved. http://www.cyren.cn/靠谱的创业加盟网站,助各位正在投资创业的朋友实现创业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