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的发展颠覆了信息跨地区跨国界共享的限制,以一种近乎无形的“去边界化”方式实现着从虚拟到现实的无界互联,不管是Facebook的入华酝酿还是腾讯计划竞购ICQ,都在昭示着网络国际化下的融合进程。
与其它的类似网站第一天就开放给整个世界的用户来用不同,Facebook的扩张步伐显得步步为营般谨慎,就是一个现实版的RISK游戏,通过阶段性的,十几个国家一批的方式,逐步从美国,扩张到欧洲,再到亚洲。Facebook通过清晰的战略规划,最终赢得了大部分的世界。现在Facebook全球超过70%的流量来自美国以外就是初步胜利的结果。
据悉,Facebook酝酿将年内正式进入中国大陆市场,但目前尚不清楚这一计划的细节情况。
Facebook与中国结缘最初来自2007年,当年Facebook已注册下.cn域名,坊间一度传出Facebook将于当年入华的消息。而李嘉诚随后于2008年3月证实已向Facebook投资逾1亿美元,而同年6月这家SNS网站还推出了简体中文版本。
根据多方信息,预计Facebook去年营收约5.5亿美元,实际情况会更好,今年总营收或在10亿与11亿美元之间。今年3月中旬,互联网流量监测机构Hitwise更是发布报告称,社交网站Facebook的访问量在美国网站总访问量中所占比例为7.07%,成为美国最大的网站。
同时,Facebook已经成为我国台湾地区最火爆的SNS。有来自checkfacebook.com的数据显示,Facebook的台湾用户已超过506万,而大陆用户为5.6万。统计表明,Facebook用户主要来自美国、英国、土耳其、法国、加拿大等地,远东地区唯有菲律宾一家进入前十。
此前,Facebook曾拒绝了来自腾讯的投资意愿。
另一方面,中国互联网巨无霸腾讯公司终于开始了自己的国际化征程。有消息称,腾讯将竞购全球第一款即时通讯软件ICQ。ICQ现东家AOl(美国在线)已选定三家最终竞购方,俄国投资公司DST、俄罗斯娱乐媒体集团ProfMedia,以及中国的腾讯公司。不过,对于参与腾讯竞购ICQ事件,相关人士未发表任何言论,腾讯官方也一直未公布相关说法。
对于此传闻,虽然尚未得到官方证实,但绝非空穴来风,更重要的是,腾讯QQ与ICQ本为同根。早在1996年,一种叫做ICQ的在线聊天工具由几个聪明的以色列青年推出,1999年,马化腾意识到了ICQ的巨大商业价值,并开始在中国做技术拷贝及本地化功能研发,并最终成就了他的OICQ(QQ)。
而对腾讯来说,从尝试做“ICQ”中文版,到与ICQ打官司被迫从“OICQ”改名为“QQ”,到如今用户数超过7亿,成为ICQ的竞购者,类似于盛大与韩国游戏厂商ACTOZ之间“学习者-被告-并购者”的轨迹,似乎同样在中国互联网的发展历程中具有代表性。
上一篇:三招让卡内睡钱变活钱
下一篇:富士康研究给员工加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