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事低调
富豪最基本的品质,莫过于低调,有时,甚至到匪夷所思的地步.2004~,德国阿尔布莱希特兄弟的总资产达到411亿美元,其中,哥哥卡尔以2230亿美元跃居全球第三富豪.
人们发现,对两兄弟的采访.最后的一次是在1953年;最近刊登过他们照片的报纸,是在16年前出版的:唯一被大家知道的是,哥哥卡尔如今83岁,弟弟特奥已经81岁.
西班牙富豪阿曼西奥.高纳是另一个把自己装在套子里的欧洲老头.这个铁路工人和家庭妇女的儿子.现在成了全球时装界财富总值第二的有钱人,他经营的时装连锁店,开在全球最繁华的都市大道上,可是.在几乎所有的西班牙报纸上,没有一条关于他的新闻,他也从不在媒体前露面。
有人好不容易找到他的两张照片,其中一张是2003年关于他旗下一家公司上市的报道,另外一张是关于这家公司股票上市后的报道配图。有趣的是,在这两张照片上,胖胖的他穿的竟然是同一件衣服。
性格沉默
在绝大多数富豪中——特别是在欧洲大陆,低调与性格沉默,似乎是他们共同的性格特质.跟很多人想像的完全不同,他们并不住在伦敦、巴黎这样的大都市.而是常年生活在一些不知名的小乡村或小城市里。他们几乎从不参加群星闪耀的派对活动,尽管这些奢侈光鲜的活动,很多是由他们的公司组织或出钱主办的。
他们也很少出现在诸如“财富论坛”、领袖年会这样的商业盛会中,世界很少听到他们宣讲自己的财富智慧,或为自己著书立说?安蛔盼淖帧彼坪跏且惶醪怀晌牡摹案缓来?场薄?0世纪初的美国首富洛克菲勒.在遗嘱中,严禁后人为他写传记。他们只是默默无闻地活着,一天一天.把自己的财富累积上去,让那些金光闪闪的金钱,挡住任何射向他们的好奇眼光.
生活节俭
与低调相伴的是生活的简单和节俭。一度被认为财富可能超过比尔盖茨的瑞典首富坎普拉德.是宜家的创办者。这个农场主的儿子、第二代德裔移民,用一生的时间,打造出一个令人生畏的家具连锁帝国.
人们对他的描述是这样的:坎普拉德从来缺乏光鲜的外表,他没有时髦的服饰、昂贵的手表和豪华的轿车,出门旅行总是坐经济舱。如果公司预订昂贵的东西,他会非常恼火.在宜家总部吃工作午餐,他会自掏腰包。他喜欢喝酒,不一定要贵重的.一瓶廉价的威士忌,能让他更加愉快.他会开着老式的沃尔沃汽车到_处乱蹿,或坐着公交车,去菜场淘廉价蔬菜……
与坎普拉德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的,是印度2004年度的首富--维普罗公司的普雷姆吉。至今,他仍住在印度西南部城市班加罗尔的一个平房小院里。而在他的办公室里,只有一张写字台、一把椅子,墙壁上没有任何装饰物。他穿的是公司的统一制服——牛仔服,不系领带。他经常出差,下了飞机.有时赶不上免费接送旅客的交通车.只能打出租车回家,甚至坐便宜的三轮摩托。他的轿车是普通福特车,平时,也不怎么用。出差时.他从来都住三星级的宾馆.而他的行李箱里永远放着洗涤剂和旅行熨斗.因为他要自己洗衣服……
节俭虽然不是富豪必备的品质.但在一定程度上,为富豪们带来令公众满意的形象,因为节俭.普雷姆吉得到竞争对手的尊重:“他不仅是一个好的竞争对手.更是一个好人.他的公司和他本人极讲信誉。他精打细算,是因为要打造他的IT航空母舰,他需要节俭,需要奋斗。”
家庭稳定
作为公众人物的富豪.往往处于各个国家最关注的核心区域.因此.他们的言行格外具有标杆意义.尤其是情感问题。让以色列首富谢里?阿里森成为媒体关注对象的原因.恰恰是她对待婚姻的态度.在过去的47年中,她先后是3个男人的妻子,每段经历带给她的只有痛苦,最终.她只能一个人,生活在远离以色列的美国.被所有人抛弃。
谢里-阿里森是富豪部落中的特例.其他大多数人严格遵守婚姻的基本道德。在21个富豪中,5个人有过两次婚姻经历,大多数均为一次。家庭的稳定与和谐,看来,始终是财富得以循序积累的前提。
拥有欧莱雅的法国女首富利利雅娜,常对朋友们说.维持了50年的美满婚姻,才是她一生中最宝贵的财富。
行业垄断
“垄断是暴利唯一的源泉。”这条犹太商法,迄今似乎仍未失效。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中叶,无数巨商通过与政权的联姻或交易,强势拥有矿山、铁路、航运及主要农产品的专营权.从而血腥地完成原始积累,成为一国之首富。随着国家制度的健全及商业文明的进步,这条暴富路径变得不太可能。在当今各国所有的首富中.唯一与资源型垄断有关的,大概只剩两个.其中之一是南非的奥本海默家族,他们控制了全球钻石资源的70%。而其他的各国首富,大多通过完全市场竞争的手段,在各自的主营行业中保持着绝对优势的市场份额,形成另一种意义上的垄断效益。美国首富比尔?盖茨的微软公司,基本上完全控制了全世界电脑的桌面系统。
意大利首富掌握着全国商业电视80%的市场份额:澳大利亚首富控制了全国80%的杂志市场;加拿大首富垄断了报刊市场的70%以上;新任印度首富则拥有世界年钢铁产量的6%。
拒绝多元化
除了亚洲地区之外,在当今欧美各国的首富中.几乎没有一家是多元化的财团。相反,专业背景下的全球化是一个流行的趋势。
在过去二十多年里,全球化的策略,使得一些并不出众的传统公司,一跃而上.让人望尘莫及。
喜力啤酒原本是一家濒临破产的荷兰公司,1971年,弗雷迪?海涅根出任公司总裁,他预见到欧洲统一市场即将出现.让喜力啤酒走出荷兰,成为第一个实施跨国界生存的欧洲啤酒公司,今天,喜力已经是世界上最多国家的人共同享用的啤酒。
与喜力公司相似,瑞典的宜家、法国的欧莱雅、西班牙的Zara、日本的三得利.包括韩国的三星,正是因为及时而长久地坚持跨国战略,成就了公司的一代霸业。
热衷慈善
当一个人拥有或许几辈子都花不完的金钱,还有什么值得追求呢?答案是:一些抽象、形而上的价值。反馈到现实,则是一些回归人性的善举。在所有富豪中,一半以上的人是他们国家中最大的慈善捐赠者。
比尔盖茨已经宣布,将在身后把所有名下资产,全部捐献给慈善基金.只为子女留1000万美元。
法国首富利利雅娜已是83岁的老人,在丈夫死去后的大部分时间里,唯一热衷的是经营以她父亲与丈夫名字命名的基金会.现在,这是法国获得捐助最多的基金会之一。
20世纪初的美国富豪安德鲁?卡内基.由一个纺织女工家的穷小子,成长为一代钢铁大王。晚年,他把绝大多数时间投入到慈善和宗教事业之中。与他同时代、一手打造华尔街的美国金融家摩根,年老以后,大量购买艺术品用于捐赠,死后仅留数千万美元。洛克菲勒得知这个数字后.说:“摩根都算不上是一个富人。”后来。洛克菲勒走上与摩根一样的道路。在遗嘱中,洛克菲勒说:“死而富有是一种耻辱。”
远离政治
在历史的演进过程中,财富与政治往往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最典型的例子是俄罗斯的寡头们。上个世纪80年代,俄罗斯的“经济私有化”运动.为像霍尔多科夫斯基、阿布拉莫维奇等人.创造了聚敛财富的最好时机.他们获得巨大财富利益,并选择了向政治靠拢。但在政治游戏中,不少人最终成了牺牲者。
今天.那些过分招摇、对政府公共事务热衷的富豪,已是少数,意大利的贝卢斯科尼是富豪中少有的政治明星。尽管成绩斐然,据报道称,步入政坛后.司法界对他的商业活动展开数十项调查.起草数十份针对他和他的商业利益的法律文件。或许这是大多数富豪选择与政治保持适当距离的主要原因。
上一篇:生意就是不断“生出新主意”
下一篇:三招让卡内睡钱变活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