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是全国最早的综合改革试验区,是全国最早确立“自主创新型城市”发展目标的城市之一,也是全国最成功的依靠自主创新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的城市之一。这个敢于改革开放、敢于创新的城市,曾在全国最先公开举行土地拍卖,最先开创“文化旅游”,最先建立外来务工人员医保制度,最先形成了反腐保廉预防体系的总体思路……这座城市创造了许多奇迹:短短25年里,人均GDP全国第一,出口额连续12年全国第一……
深圳是座创新的城市,深圳是个创业的平台。深圳1000万人,就有1000万个创业的梦。深圳的城市精神,成全了许多创业者;而创业者的奋斗、奉献,也成就了这座城市。
走进这群创业者,就走进了这座城市。了解了这些创业的故事,也就了解了这座城市的精神。
———编者
义工歌手丛飞:当你向社会奉献时,深圳给你惊喜
1994年秋初闯世界的丛飞身无分文、居无定所。一个素不相识的姑娘伸出援手,资助他参加歌唱比赛。获奖后丛飞遍访无果,开始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回报社会。1996年底,丛飞应深圳市义工联邀请参加“帮困助弱”巡回演出,成为首批深圳义工,不久出任义工联艺术团团长。多年来,他带领团员自掏腰包义演,他个人捐款捐物300多万元,成为178名贫困儿童的“爸爸”。
今年5月,丛飞被确诊患有胃癌却无力支付医药费,他没有发愁,他只担心“孩子们”的将来。“爱心丛飞”牵动了深圳各界人士,除了给丛飞送去鲜花和药品,送去医疗费和新住房,送去荣誉和敬意外,“爱心接力—丛飞助学计划”也积极开展起来。丛飞从没想过回报,更没有想到深圳会给他如此惊喜的回报:有那么多的人要继续帮他当“孩子们”的“爸爸”。
丛飞说:深圳有义工10万名,义工服务达200多万人次。此外,深圳还有慈善组织200个,各类志愿者53万人。这些数字让他欣慰。
深圳市交通局局长刘志娇:城市管理辛苦,但很快乐
1980年,刘志娇从部队退伍转业到深圳,最初担任交通中队长。“当时十字路口维护秩序靠的是拉绳子,交警都住铁皮棚,条件的艰难可想而知。”但坚守着“流血流汗不流泪,掉皮掉肉不掉队”的信念,这位特区交通的“拓荒牛”身先士卒,毅然前行。
深圳城市化飞速发展,膨胀的人口、滞后的管理手段却令交通问题越来越突出。时任交管局长、闯关无数的刘志娇深感又遇挑战。还是先行先试,向科技要警力。1997年,电子警察率先上岗,交管效率提高,深圳的现代化交通管理模式开始走向全国。如今的交通局长刘志娇,面对的是未来“大交通、大格局、大联动”的难题。这位一路风雨走来的“老交通”充满信心:“只要‘敢闯敢试’,有什么难题我们不能解决?!”
像刘志娇这样工作在公务员岗位上的“老拓荒牛”,深圳有无数。面对着现代城市管理日新月异的挑战,他们一人承担着几个人的工作量,辛苦并快乐着。
招商银行行长马蔚华:创新环境成就金融业
诞生于1987年的招商银行,书写着一部不断创新的历史。在深圳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氛围里,招行在国内银行中屡开先河,在公司治理结构与经营管理体制,产品、服务与IT系统,以及文化理念方面进行了不懈的创新,推出的“一卡通”、“一网通”等产品和服务都在国内市场具有开创性意义,已成为知名的金融品牌,为招行赢得了广阔的市场和巨大的无形资产。
招商银行为何能保持创新的活力?招行行长马蔚华认为,这与招行诞生于深圳这块创新的沃土是密不可分的。不仅仅招行,深圳的整个金融业都具有创新的基因,深圳在银行、证券、保险等领域创造了中国金融史和经济史上的100多项“第一”,这与深圳独具特色和有利于创新的社会经济环境息息相关。多元化的社会形态、兼容并蓄的移民文化、朝气蓬勃的活力、毗邻香港的地缘优势以及拥有很强服务意识的政府部门,使深圳成为了最适宜金融业发展的城市之一。
深圳市人才交流服务中心主任郑举武:深圳的别名叫“五湖四海”
1982年,23岁的郑举武从部队转业来到深圳,面对的是一片工地,一片黄土,机器轰鸣,人来车往。全国各地的干部、官兵不断奔赴深圳,投身火热的建设。每天都有新面孔,每天都有新挑战。郑举武说,正是这些来自五湖四海的人才,写就了深圳风起云涌的改革史。而他很幸运,从事人事工作,亲身参与了深圳市人才战略的工程。1995年,时任人事局调配处处长的他提出了“引进高素质人才”的建议,得到市长的赞同,深圳从此全面放开对大学毕业生的招调指标,求贤若渴,领国内风气之先。
今天,深圳已成为各地人才重要的汇聚点和交流中心。郑举武所在的深圳“人才大市场”,每年接待求职者200多万人,每天提供近2000个就业岗位,每年接待人才占全国总量1/10强,是全国最活跃、进场人数最多、覆盖面最广的人才市场之一。人才的更新、换血使这座城市充满了活力,这个岗位也让郑举武们深感“五湖四海”的魅力。
深圳海王集团总裁张思民:“宽容失败、崇尚创新”的氛围造就一批成功企业
1989年,26岁的张思民辞去令人羡慕的工作,以仅有的3000元积蓄,来蛇口成立了公司。怀着“开发海洋”的理想,他带着一帮人手提钉锤到海边向渔民收购牡蛎,带回工厂研究。屡次失败后,第一批金牡蛎产品终于研制成功,第一年销售额突破千万元。十几年过去,海王已从一个小药厂成长为年销售近50亿元,拥有4个现代化制药工业基地、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和博士后工作站、员工近万人的大型企业集团和中国医药行业的核心骨干企业。今天,在制药行业深圳已拥有了三九、海王、太太等一批著名的企业,深圳已成为广东省产值最大的制药基地。
在同样一条路上,深圳还走出了华为、中兴等一大批成功的民营企业。许多民营企业家们和张思民有着一样的感受:是深圳“崇尚创新、宽容失败”的城市氛围和政府鼓励创新的政策环境,造就了他们的辉煌。这里是创新企业密集、创新人才密集、创新成果密集的城市,是最适合创新企业发展的舞台。
深圳市皇岗社区党总支书记庄顺福: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深圳居民的今天
深圳市福田区皇岗村与香港新界隔河相望。这里曾是世代以耕渔为生的贫瘠小村庄,今天已成长为一个集体资产逾10亿元的现代化社区,经济规模相当于内地一个县。
庄顺福,已在皇岗勤恳工作了40个年头。改革开放之初,这位土生土长的“皇岗仔”带领村民从银行贷款200万元,建厂房,引港商,挖到了“第一桶金”,成为全国最富的村庄之一。1992年,皇岗村从村民集体经济变为股份合作公司,进入了快速发展期。牢记邓小平“共同富裕”的话,皇岗在经济腾飞的同时,充分发挥党组织的先进性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中西部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和农村脱贫问题,还先后在四川、贵州、山西和广东等地捐资500多万元兴建希望小学,延伸着共同富裕的梦想。
皇岗这样的村庄,深圳特区内有68个。城市化以后,村庄全部成为社区,农民成为居民,享受城市保险。庄顺福说,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深圳居民的今天。
莲花北社区康复站站长巫妙春:深圳给所有人平等的机会
深圳市政府为弱势群体铺就了一条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道路。这一点,巫妙春感触颇深。
1994年巫妙春来深圳时,一无所有,包括没有信心和理想。依靠拐杖的人生使她觉得自己是个拖累,是个废人,生活毫无意义。但是在深圳莲花北康复站的康复治疗,她的勤劳热情被大家认可,不久后被任命为康复站站长,之后的8年中她未休过一天的假。她拄着拐杖,拖着病腿,或骑上电动代步车,用她的热诚和才干,帮助每一个残疾朋友。康复站也从小到大,从“试点站”到“示范站”,得到了社会肯定。
“深圳的包容和热情,给了我一个平等的机会。我开始重新定位自己,认识自己。”巫妙春将深圳比作生命的礼物、人生的起航点。如今,在“扶弱助残”蔚然成风的深圳,生活着4万多残疾人,像巫妙春一样投入事业的残疾人有8000多名。他们积极参加专项心理辅导、创业培训等活动,成为和谐深圳的一个动人音符。
安子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安子:移民之城有改变人命运的力量
38岁的安子17岁到深圳,在电子厂做插件工,“手指像鸡啄米粒一样不停地往线路板上插零件,常常被夹出淤血”。她还当过宾馆服务员、印务公司制版员,多次被炒“鱿鱼”,却用业余时间补习了中学及大专课程。24岁那年,她拿起笔,把打工路上的酸甜苦辣记下来,写成《青春驿站》。她创办“安子的天空俱乐部”,主持安子热线台,激励了无数打工者。她5次创业,现任4家公司的董事长。
现在,在深圳的打工者有几百万人,每年往家乡汇款近百亿元。在深圳连年的“关爱行动”中,他们成就着各种“梦”,有的当工人、作家,有的当工程师、业务员。近几年里,有很多人被深圳评为“外地来深建设者”,有很多企业和团体被评为“外地来深建设者之家”,他们被称为“深圳的英雄”。
“在深圳这个移民城市,人人都可以做太阳,只要你坚持不懈。”安子说。
(本文由胡谋、赵俊宏、田静、牟莉、范勤学、王岳平采写)
上一篇:豫商艰辛创业历程 创业时曾睡墓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