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生命通过一双双手传递流动的时候,我们理解什么叫生命的珍贵。当总理向遗体深深鞠躬的时候,当搜救队员应家属的要求历经十几个时候将遇难者挖出废墟向遇难者默哀,当身边的朋友不仅捐款,还纷纷申请认养地震遗孤的时候,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任何一条生命,无论贵贱穷通,无论穷乡僻壤,都是值得尊重的。
此次地震灾害让我们再次确认了如下一条普世价值,还有什么,比生命本身更值得尊重呢?
国务院决定,2008年5月19日至21日为全国哀悼日。在此期间,全国和各驻外机构下半旗志哀,停止公共娱乐活动,外交部和我国驻外使领馆设立吊唁簿。5月19日14时28分起,全国人民默哀3分钟,届时汽车、火车、舰船鸣笛,防空警报鸣响。
终于有了哀悼日,圣火传递终于停止三天。让我们向迟到的正义鼓掌。以形式呼应内心的需求,是必需的。我们需要全民哀悼日,为逝者乞福,为生者祝福。
秘鲁走在我们之前。16日,秘鲁政府颁布最高政令,宣布5月19日为“全国哀悼日”,以悼念中国在汶川地震中的遇难者。因为,“2008年5月12日发生在中国的强烈地震,不仅是这个亚洲国家的灾难,也是全人类的不幸。”这是秘鲁第一次为外国遇难者宣布“全国哀悼日”。根据秘鲁政府的这一政令,在哀悼日,秘鲁高级官员将通过中国驻秘鲁大使馆向中国地震中的死难者志哀,全国所有政府机构、军事设施、警察机关,以及所有秘鲁在国外的外交机构都将降半旗。
这场地震灾难,突显出中国社会的进步,这是历史上少有的,因为对生命的尊重,对中国的指责刹时沉寂。
社会不缺乏关爱,不缺乏感情,但我要呼吁,呼吁在献出爱心之余,专业人士应该考虑的是灾后重建如何降低捐赠成本、行政成本,确保今后的地震中将伤亡人数减少到最低限度,让伤心欲绝的父母越少越好。
虽然在此次地震灾害中,政府有关部门表达出足够的人性与组织能力,但我们应该设立大灾保险,应该广泛设立再保险等风险分散机制,我们应该调动社会舆论的力量,调动中介机构,严格监督每一笔救灾资金的使用,使信息透明日常化、公开化。我们也应该清醒地意识到,我们的军方直升机技术与数量不够,我们还没有掌握核心技术——这不是冷血,而是制度性地调集社会力量,让总理不再那么累,使民众受到庇佑。
不得不说,在此非常时刻,以十元为限的理性捐款,与职工持股收益与去年40多亿元的净利相比,显得如此苍白虚伪;在此非常时刻,我们停止对种种缺陷的指责,而寄望于灾后的专业重建与信息公开,是为了这个社会、国家的点滴进步。
让我们坚持。不仅是灾民,不仅是那些痛失亲人的人,也包括我们所有人。
这个国家的进步,需要所有人的长期努力。路阻且长。读屈原离骚,怆然泪下。
上一篇:哀悼日,天堂路
下一篇:一位千万富翁的创业秘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