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论坛 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论坛 - 详情
赚钱不需要惊天动地的发明 发表时间:2008-05-21 15:57 浏览数量:2577

“将来中国会有像美国一样大的SNS ,而且中国甚至比美国还要大。”张帆相信,网络社区在中国给了很多人某种精神寄托,这种力量是强大的。

  记:占座应该算是一个做社交网络服务(SNS)的了?

  张:占座已经一年半了,相对来说已经不是全新的网站了。面对对象是在校大学生,因为在校学生本身流动性,最终的用户群到你毕业以后,你是白领了或者社会人士,现在从开始起点是从大学开始。因为互联网给人们带来价值,人心灵上最需要的是沟通,现在占座以实名制基础上做的沟通,像我们系统最新版本有将近 30万行代码,一千多个模块,这么多技术投入在这里,唯一的目的是把人的沟通最大化,沟通的效果,沟通的效率最大化。从功能到公司的定位来讲,占座是这么一个网站。

  记:在您看来,做软件角度和做互联网角度出发来做社交网站,这两者的不同在哪里?

  张:互联网发展经历三个时期,最早是雅虎的时候,一些信息和资料,检索网上,把东西找到。这是人能看的东西,而这个东西是由雅虎寻找的。

  第二个时期是人不但能看到,还能找,这个时候的互联网已经是开始偏技术,就是Google,Google在华尔街定义就是软件公司,要实现这些检索,后面一定需要非常强大的数据库,非常精准的算法。这就是现在我们的定位。

  我们是第三代互联网的发展,人们已经不仅仅局限于满足于我能够看得信息,甚至能够找到信息,我对这个信息的要求更高了,我不但想知道搜狐新浪有什么新闻,更想知道我身边的人他们发生了什么事。因为每天除了看新闻之外,你身边的人毕竟是直接关系到你身边发生的事或者你好多年的朋友,你的家人,你的同学他们发生什么事,人们慢慢把这种关注点通过互联网的技术表现出来。这个时候对技术要求更高了。我们从软件角度来做,一方面是优势,另外一方面也是整合互联网的必然性。

  记:SNS 有很多家,尤其对校园市场的关注很多,您觉得校园市场的魅力在哪里?

  张:我本人来讲从小在校园里长大,校园SNS 不是很热,那个时候定位做小SNS ,从我个人角度,到最后做的东西一定要自己觉得舒服,而不是说现在什么东西热,做了三四五六七八个网站,觉得这个热,要跳过来。

  从我个人的经历发展,这十年职业生涯都没有离开过校园。从占座角度来说,因为我们是一个长期立足于校园的,我们提供的服务,包括进入的角度,有一点是长线的,具有长期眼光。换句话说,我们追求的不是一时的流量或者一时的人数,一个是社区,社区的成长是挺敏感的事。国内现在有名的社区都是慢慢凭自己的独特文化形成的。

  在学校做任何东西,因为我们有将近十年的经验,在学校里做东西跟在一般互联网甚至一般商业团体都是不大一样的。这两个因素也决定了占座,对校园SNS 有自己的理解和经验。

记:这些理解和经验能不能再具体谈一下。

  张:还是两点,对于一个公司来讲,一定要非常集中你的人力物力,我们现在很简单,从软件角度来解决人沟通的问题。这是校园SNS 的定位。我们有很多很热心的用户,包括很多合作伙伴,包括找工作,提供考研信息,我们要不要提供,我们不排除,我们要提供,但是这不是我们主营业务,而且我们不会自己来做。

  在这个行业做了很多年,包括考研、英语课程辅导,很多公司,我们不可能每个都做,我们将来采取的态度是跟他们合作。如果都要做的话,现在SNS 核心点是一个平台,这个平台是盖完楼之后,盖的时候大家不知道这到底有多大价值,盖完之后把商家吸引过来,它的价值体现出来了。我们现在对大学生用户提供服务角度来讲,更多的是软件平台。

  记:目前吸引了大概多少人,从用户数量上?

  张:现在已经超过七百万,估计最近一两个月能够到一千万。

  记:你们是一步一步往下走,那么下一步你们的重点是什么样的策略,听说最近在做一些改版?

  张:对,改版就是下面各个步骤中的一个,早期的时候有一些尝试新的功能,这些功能尝试之后,当我们有一定用户之后,下面怎么把比较散的功能整合一下,互相拆拨一下,就好像当你服务的用户群到了一定数量之后,这些人不同喜好,不同趋向也好,慢慢体现出来,这个时候可以比较有目标性和你的服务,不光是泛泛的,提供所有的服务,首先你的服务更有取向性,更精准。

  举个例子,某个公司想在上海浦东新区要招什么样的人,我们能够根据这个需求提供服务,而这个服务,我们提供这个平台,需要这个服务的人,不管是提供方还是受众方,他们可以很方便地找到这个平台,通过这个平台,他们之间就可以互相做基本的互动。这也是我们做改版的主要原因。这次改版以后,注重的是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不光是人了,人的本性里,人的沟通总是要成本,当跟朋友达成很默契的沟通,默契的沟通至少每天要联系,你今天有什么新动向,新想法,想去哪吃饭,看到什么好东西,在现实生活中大家都很忙,尽管有这些工具,有了手机,有了E-mail,不可能每天都给80个朋友发一个短信或者给四周的人发一个E-mail,有一个SNS 可以有选择的而且有效果的跟朋友沟通,在新版里注重朋友动态,实现比较好。

  记:那么你的产品设计上是怎么来做好人与人之间的沟通的?

  张:举一个例子,我们公司刚毕业的学生来了之后很忙,忙到基本上每天早上之后都抽不出来,一天当中做的事情,身边人想的事情,脑子里发生的念头都是跟工作有关。你不自然的前两个月刚跟你一起吃过散伙饭,慢慢地会疏远,但是你不愿意发生,没有办法。因为他们做的工作跟你做的工作截然不同,你的工作语言很少。而且每个人拿出手机来,我给你发短信,几乎不可能。我们现在设计的功能,不管你多忙,今天是星期五,周末我想去张家口滑雪,这一周没有考虑滑雪的事情,但是到周末想到这个事情,要往常我得想我朋友里谁喜欢滑雪,我得挨个琢磨,把手机里的电话拿出来挨个发短信,他再给我回,来来回回。如果这个朋友在收到我短信的时候,正忙着,没来得及考虑或者没来得及回的话,也许就忙过去,就忘掉。对我来讲组织周末滑雪要费很大的近才能成功,除非我早一点,提前一点要很忙,不可能拿出时间来,都是我临时想的。这是忙的状态。

  在占座是什么样?占座就是把我这些朋友在我朋友列表里都有了,还是同样的,我跟你探讨完以后,我想滑雪,我把的心情更新了,周末去滑雪,这意味着把我的信息公布一瞬间,一百个朋友或者两百个朋友,第一瞬间,因为他是我的朋友,因为他在占座里是我的朋友,我的系统会把心情更新全部推出去了,现在他也在忙,当他有空的时候,上占座的时候或者将手机开通以后,因为我是他的朋友,他订阅了我更新的时候,消息会传到手机上。他现在可能不需要看,但是这确实给他更新信息。而且他也没有压力,如果我专门给你发,我说周末滑雪,来不来,你有压力,像这种更新的时候,不是面对面的压力,是比较含蓄的,我们说又含蓄又有效率的沟通方法。这个时候他可以回,可以不回,现在忙可以不回,等会给你回,不管什么时候回,他回的一瞬间,这个系统又把他的回复汇总到我这里来。

  对我来讲,等于系统在无形当中帮助我去安排、组织了或者搜集了意见,有点像张锐的磨石,但是体系不一样,他是一个人弄完活动,大家现去碰、撞,我们是已经是朋友,已经是一个圈子了。我都不需要想,而且有的时候吓一跳,平常想不到这个人,这个人在我系统里,可能一年没有联系了,他可能在国外,刚好在北京,你也在北京,我也来了,就滑雪了。

  经常类似这样的,很多老关系,让你自己想,很辛苦也想不到,我们通过技术和软件,很早把关系确定了,这个系统很周到,很完全,很到位地把你想要做的事情都推出去。

记:您觉得即时通讯软件公司如果也做SNS,他们会不会占有更多的优势?

  张:味道不一样,他做的东西再怎么做,脱离不开QQ的味道,这是好事。但是有的时候往往你的优势同时也会给你造成一定的门槛。大家对QQ的认识已经形成了。第二,QQ面向群太大了,他们开玩笑,现在在农村里卖肥料的人都会上QQ。

  我们的用户群相对来说更精准,就是18到26岁或者再稍微大一点的人群。他们的特点是比较集中,在学校,他们共同语言要多,他们互动本来就多,他们发现相同的价值,相同取向可能性更大一些。另外一点,对于我们来讲,你看一些QQ人群的分布,正因为它分布太广了,因为分布广,有很大的影响力,也是因为太广,太大了,没法在某一点上找到全部。当你想要比较精准找到人群的时候,QQ不是最好的,可能大规模做宣传是有效果的,不同的服务从不同的角度来解决,只不过我们是更加地集中。

  集中是两个方面,即除了这个,我们不做别的,QQ里基本上什么都有。另外在人群上,只是跟大学有关的,完全是大学生以及刚毕业一两年。当你毕业以后,比如两年以后,三年以后,不管毕业多久,你的座位一直在这里,就跟酒一样,酒时间越长,味道越香,就像朋友一样,座位的存在是你在不断沉淀你的朋友,你的生活经验,你生活中发生的事情,你朋友跟你的互动,今天看了没什么,一年以后看一年以前朋友对我的祝福,发生什么事情,意义都很大。从这点来讲,跟QQ的区别,一个是更真实,另外我们是对真实生活的记录,更温暖一些。

  记:您觉得SNS 盈利模式是什么,是广告还是什么?

  张:大家总认为挣钱一定要有多么惊天动地的发明,像诺贝尔奖一样,要发明什么新的物质。几个不是大家都能效仿的例子,能看出一二,比如征途,就是做网游,它发明了什么新的盈利模式吗?没有,只是找到一个需求是不是值得提倡的需求,找到一个需求是不是值得满足的需求。

  回到盈利点上,我们认为SNS 是比其他所有的互联网服务都能够更贴近人的生活,能更好体现人的价值。在这个时候,本身的商业形式能发展起来,以现有的商业模式发展还是到了一定时候有新的模式,这个都会有。现有的就是广告赞助商模式,这是肯定的个。SNS 用以前一半的成本达到以前两倍三倍的效果,因为更清楚,更有效果。再加上社区的口口相传的影响,从广告营销来讲,社区广告营销是一个方向。

  跟其他行业的结合,比如跟手机业务的结合,会不会有,在中国有的可能性比在美国要大。如果说中国将来有SNS 的话,将来中国会有像美国一样大的SNS ,而且中国甚至比美国还要大,百度没有超过Google,中国的搜索引擎没有超过美国的搜索引擎,将来社区SNS 将来会超过国外。

  因为中国的社区所解决的不光是美国社区解决的问题,美国社区解决的是人与人的关系,中国社区在这个基础上,人更重要。像美国有宗教,这意味着对他们来讲社区仅仅是我生活中的一部分,对于很多中国学生来讲,有的时候社区是他的很大的精神,这是为什么我们对占座运营非常小心,不光关系到一个社区的文化,社区的好坏,这里不光是一个朋友,我跟你聊得来就聊,聊不来就算了。在真实社区里,人的感情投入会非常强烈。美国学生有一个特点,他们用他们的SNS 是一种玩,在我们这里真得是他的精神寄托之所在。

  记:您曾经提到说,国内SNS 网站会出现并购和调整是吗?

  张:这是肯定的,任何一个行业发展尤其IT行业发展,尤其现在的IT行业,比较合理的并购是能够快速成长,能够有效占领市场的方法,所以要合理并购,但是这种并购肯定会有。要是并购肯定有合理的,有不合理的。

  记:作为行业内专家立场来说,您觉得Facebook进入中国,您觉得应该采取什么方式?

  张:各有利弊,如果能找到一个跟他的文化,做事方式、管理理念都相象的话,并购是一种方法。第二,如果急于进入中国市场,并购是一种方法。或者觉得我现在不急于进入中国市场的话,最关键的是大家对并购价格、方式没有达到认可的话,有的事情不发生肯定有不发生的原因。

  当然了这个事情对于业界来讲是挺关注的,对于我们来讲不是挺大的事,不管发生并购,他们要做他们的事情,我们也要做我们的事情,最终对用户还是提供服务,用户不会因为你发生并购,要停止用你的服务。

  记:未来您更倾向于走独立发展的道路,自己一步步把这个公司做大?

  张:那肯定。因为任何并购都是有风险的,不管是我们并购别人还是别人并购我,如果是我现在一步一个脚印走得踏踏实实的话,即便并购的话,还是要走下去,只不过换双鞋,只不过站在不一样的平台而已,大家还是那样走。如果这么看的话,做事比较踏实。

如果作为企业就是为了寻找买家,那就不踏实了。

  记:听说您在美国可以过得很舒服了,为什么想到回中国做网站呢?

  张:这是必然的。我虽然在美国上的学,但是中国生中国长,家、根都在这里,中国的情结,校园情结总在眼前徘徊。

  最关键中国的经济确实好,不能说当时多有眼力,当时挺热血的,也是一个趋势。因为当时我们能回来都回来创业了,比我们早一点张朝阳,跟我一届回来的像elong的张黎刚等,回来一大批,不光是IT界,还有很多其他行业。

  有人刚去美国,还没念完书的,没法回来或者在那边呆了很多年,孩子,很大年纪了,没法回来,我们刚好在中间了,书也念差不多了,工作一段有经验了,还想做点事,当时是挺自然回来了。

记:除了技术,您在创业到现在,您在中国做公司,怎么看比如潜规则,市场不成熟等等这些问题?

  张:这倒遇到过,回来之前,现在很多涉外媒体说中国做市场的潜规则怎么样,中国有潜规则,美国也有潜规则,只不过中国潜规则跟美国潜规则不一样而已。这没有什么不好,在哪儿做事情总会有需要解决的困难,这是习惯了,只要是规则,学会了规则,你去做就是了。

  很重要的事不管在哪国,不管做什么东西,人是很重要的,尤其是核心团队,像占座有两点比较欣慰,一个是占座有一个经过多年摔打的老的团队在里面,大家知根知底。今年引入了很多新的人才,包括在国内互联网行业、软件行业做了很多年,我们打工的高管,包括知名媒体干了十几年的,对市场有很深刻的了解。包括跟我们背景相象,但是比我们年轻很多,刚刚从美国回来,他们对互联网理解,我们回来对互联网的理解,当初是雅虎是互联网,现在高管在美国刚毕业不久,也是在中国人在那边念起大学,在这样的公司呆过。

  我们一方面有老的文化,老的队伍延承,同时有新鲜的血液,新的动力注入,这是很必要的。

  记:最后问一个问题,还是关于大学生的,大学生现在创业热情很高,他们想创业或者他们想做点什么,给他们的一些建议?他们应该怎么样去做?

  张:因人而异,肯定是应该做一些工作,但是一是要知道做什么,第二是怎么做,做什么不一定是惊天动地的大事,不是上来就做中国的百度,这几乎是不可能的。按照现在的状况,按照社会的发展,按照现在的困难程度,这几乎不可能的。第一个问题是你做什么,一定要想清楚了,想清楚意味着不一定就是大的,是很小的东西,但是这个东西做什么,不要因为大小,而是因为它有意义,不管做什么,最后做成了。有的时候看似没有太大意义的事情,甚至是失败的经验,能够给你带来不少想象不到的东西,一些成名的企业家都具备很多好的素质,当然最终都是成功的,成功学会了失败,从而学会怎么不失败。

  你学会摔跤以后,第二步才会是走路,干很多事情都是这样,到学生这里,要想清楚做什么,不一定说一定要非得是能赚多少钱,像史玉柱说的,一定是暴利才去做,不一定,可以是很小的项目,很多高中生,小学生,自己回家卖柠檬汁泡点糖拿出来卖,这是从小做,这是通过你的努力得到回报。这在现代学生不多,现在很多学生是以做点事情或者以家里贫困为耻辱,这是不对的,或者认为我家里有钱要炫耀一下,这都是不大好的。特别有钱的家里反而特别低调,最后不向家里要钱,自己用钱自己挣。

  中国大学生要形成这样的,不管什么事情,慢慢找到感兴趣的事情或者找到你力所能及的事情,你现在先做,先能够证明,这个不一定你一定要辍学,一定是课也不上了,啥也不要了,可以在课余做一些。现在很多情况都是慢慢做着试着,发现市场了,这个时候再出来做。那个时候我相信中国的大学一定会有很好的市场。如果有机会做点事情一定要做,越是敢试的话,将来真得遇到机会的时候,抓住机会的机率就越大,真的遇到困难的时候,迎接挑战,解决困难的能力的信息也越大。永远都是这样。

  下面占座会做一些有关学生创业的事情,包括跟学生的互动,不光是占座自己,会有非常成功知名的企业家会跟学生夺互动。因为经验尤其是成功人士的经验,首先他们会是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人,让他拥有责任把他的这种经验,好经验、坏经验拿出来,让学生受益。因为他们本身也是一种成功,也是一种占座精神,他们有追求,付出了努力,成功。创业肯定是一个好的主题,也是永恒的主题。

  中国现在还是这样,但是美国大企业,从比尔盖茨,从甲骨文的创始人,这些人都是从学校出来的,甚至大学没有念完就出来,但是这意味着每家公司的诞生地都是从学校出来的,尤其从IT行业更是如此,IT接受高科技,高科技发源地就是学校,学校的研究结果怎么转化成生产力,转化成商业产品。将来中国的发展,学校一定是人才以及技术发源地,项目发源地,现在不是特别明显,以后会很明显。希望将来占座会成为这样的地方。

Copyright© 2025 创业加盟网all Rights Reseved. http://www.cyren.cn/靠谱的创业加盟网站,助各位正在投资创业的朋友实现创业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