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永新县莲洲乡农民工曾东立在广东创立了一支专业的“炒更”队,为数百家制衣厂解决赶货缺劳力的燃眉之急,以精湛的技术保质、保量突击包揽订单业务。这种灵活的务工模式让他的农民工团队潇潇洒洒地年人均赚20万元,他自己也从一个月薪1000多元的农民工摇身变成拥有百万资产的“炒更”老板。
初中毕业后,曾东立在广东东莞市虎门镇一家制衣厂打工,一干就是十多年,成为服装制造业的熟练技术工人。但每月工资仍只有1000多元,令他十分郁闷。
为了赚更多的钱,曾东立常常利用周末、假期及厂内没订单的空隙去“炒更”。
曾东立在“炒更”过程中发现,“炒更”人员越来越抢手,便萌发了组建专业“炒更”队的念头。把零散的“炒更”人员组织起来,不仅能够完成工厂的大订单,还能获取更高的报酬。
曾东立组织了一支主要由老乡组成的专业队伍。然后,他比以往更加积极地打听哪家工厂需要“临工”赶订单。他找厂方谈好条件和要求,然后按订单的工期和数量联系一定数量的工友一起去“炒更”。他们经常通宵苦干突击完成订单,赚钱快且多。
经过一段时间的运作后,曾东立认为条件成熟了,便着手组建正规的“炒更”队,取名为“雄鹰专业服务加工支援中心”。他建立了信息网络,通过媒体、人脉等各种渠道发布承接业务的信息。
曾东立谈下业务后,通过电话联系有空档的工友,约定时间、地点,一起上门去“炒更”。业务完成后,“炒更”队伍自行解散,工友回到各自的工作岗位。
为了务工费和中介费能顺利结算,不被拖欠,他坚持要工厂与其“炒更”工人签订《临时工雇用合同》。合同事项要包括劳动1小时或者制造1件衣服的薪酬,一天工作多少小时,工期多长,什么时候结算工资等,这样万一出现工伤意外、拖欠工资等情况,“炒更”工人能利用法律保护自己。该举措让“炒更”工人没有了后顾之忧,愿意加入到 “炒更”队伍中的人越来越多。他择优录用。
2008年金融危机,广东不少企业倒闭,工人大量失业,曾东立的“炒更”队也闲下来。他趁着这段空闲时期,把当地制衣厂失业的一些工人集中起来进行免费技能培训,还聘请专业人员授课,提高业务水平。曾东立还动员加入“炒更”队伍的人员,在失业时做点小生意,缓解经济压力。
金融危机并没有持续太久,经济迅速回升。2009年初,各工厂订单回升,工厂开足马力生产,但劳务市场务工人员奇缺,曾东立的“炒更”队的业务量一下子就进入高峰期。“炒更”队技术精,团体大,深受赶订单的老板欢迎,由于训练有素,他的队员个个都是“神刀手”。“炒更”团队每人一天一夜的工资能达到800元。
可行性分析:该操作模式无需资金、场地,容易操作效仿。操作者无需负责工人的吃住,也没有什么固定开支,几乎没有什么风险。但要求操作者有一定技术、组织能力强和有人际关系网。
操作提醒:“炒更”因为工期短,时间紧,对工人的技术和熟练度要求比较高;了解和记录每个“炒更”队员的日常工作时间、可参加“炒更”的时间段,以便在接厂方任务时,能够估计能召集的“炒更”人数和工期;要经常联络队员,使团队更具凝聚力;要与厂方签订劳务合同,以保障队员的利益,减少拖欠工薪的风险
上一篇:农民工,外来务工人员创业专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