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湖北省枣阳市七方镇,只要提起打工仔刘学武,大家都会翘起大拇指:“他对待自家的猪崽比对家人还好。”
现年31岁的刘学武是七方镇大店村8组人,初中文化程度,家里有妻子和一个儿子共三口人。
1990年,初中毕业的刘学武经过本地培训学校短期学习之后,外出广州一家养殖场打工。凭着自己的勤奋努力,经过十多年的摸爬滚打,刘学武掌握了一手养殖生猪的技术。
2005年,刘学武回到家乡,尽管当时猪肉市场价格出现低迷,生猪价格由年初的每公斤9.2元下滑到年底每公斤5.2元。而饲料价格却一路上扬,玉米、米糠价格与往年同期相比上涨了18%。生猪养殖业几乎无利可图。但是,从广州回来的刘学武敏锐的认识到:此时的低谷正是投资的最佳时期,生猪的下跌必然要打击农村家庭养殖的积极性,从而会带来来年的价格上涨。同样原因,饲料的价格也会在来年出现下跌。他力排众议,在一片反对声和疑惑的目光中,卖掉了家里的全部值钱家当,借贷了上十几万元,开始了占地6亩的养殖场的建设。尔后自建一个占地面积15平方米的消毒室,对进入养殖场的人员等进行消毒,切断了疾病传染途径。这在当地还是第一家。面对长势喜人的几百头肉猪,有人说他的成绩出之于他的胆识,知道的人更清楚这主要的是他那脚踏实地的作风,那吃苦耐劳的精神,那辛勤劳作的汗水培育和浇灌了致富花儿开。场里引进的外国杂交品种猪杜洛克就是他在外打工时早已确定要选择的,这种猪具有背宽屁股大、身长腰细、四肢健壮的特性,同时具有肉质细嫩、生长周期短、适应能力强的特点。他购买了大量书籍,对猪的所有常见疾病的防治都有十分的把握。他经常彻夜不眠的守候在待产母猪旁,侍弄着刚降生的仔猪;他也能三天三夜的呆在猪舍中,观察猪的习性与特点,找到最佳的养殖途径。他还曾凭着一兜干馍在宜昌的一个大型养殖场呆了十几天,求学人家的饲料配方技术。
刘学武又是一个不循规蹈矩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的人。为了充分的利用猪粪,他今年初在场房边修建一个沼气池,这样可以充分的利用猪粪便的发酵来产生沼气。保证冬季猪舍的取暖、猪食的加温和场区生活燃料的供给。也确保场区内的卫生干净整洁。对于发酵后的猪粪,刘学武早就有了一个很好的解决办法。他早在去年底就把距猪场500米远的一个20亩的鱼塘承包了下来,利用猪粪进行养殖。这样既有效处理了发酵物,也额外的增加了不少收入。
目前,刘学武投资30万元建成的大店养殖场有72个现代化的猪舍,一批能养殖600头以上肉猪,预计今年可出栏生猪1300头,实现利税15万元。谈到前景,刘学武充满了豪情。他说,2006年底,将再投入10万元,紧挨着再建一排猪舍,这样2007年的生猪出栏量可以达到1500--2000头;5年之内使养殖场年出栏量达到3000头,实现年利税达35万元。
上一篇:引领商机:见风使舵做生意